关于全面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全面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面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省人社厅关于加快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劳动力素质的实施方案,加快提升地区劳动力素质,强化产业转移人力资源要素支撑保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做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推动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的目标,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劳动力成长规律,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深化拓展“粤菜师傅”“技工”“南粤家政
2、”三项工程为抓手,加快提升地区劳动力素质,为推动市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通过产业与劳动力协同发展,到2025年,地区劳动力素质明显提升,培养和造就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劳动力大军,基本形成对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支撑保障能力,累计新引进大学生3万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2.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7500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9.3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2%以上,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达25$以上;至J2030年,地区劳动力素质实现整体跃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规模更加庞大、供给更加充足,形成对
3、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二、主要任务(一)构建现代产业与高素质劳动力协同发展机制1 .推动“吃在”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完善“粤菜师傅”培养体系,建成一支厨艺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粤菜师傅”人才队伍。以“粤菜师傅”乡村特色培训点为抓手,开展具有特色“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卜四五”规划期间,全市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万人次以上,带动2.5万人以上实现就业创业。开展市粤菜师傅名店、名品、名属”三名工程”评选活动和“粤菜师傅星级厨师”评选活动,打响“吃在”品牌。打造“粤菜师傅”一基地三平台,拓宽“粤菜师傅”就业创业渠道。2 .推动“善美工匠”与制造共同成长。坚持以产业需
4、求为根本导向,聚焦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布局,将相关产业岗位类别纳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范围,调整优化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与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海工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淘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适应的传统专业。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培训基地,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展技能人才的“储备式”培训I。到2025年,全市每年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数10000人次以上,其中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数3300人次以上。3 .推动“善美管
5、家”与家政服务业相互促进。建立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制度,纳入省家政服务公共平台管理。落实省家政服务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信用奖惩机制。贯彻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家政服务业税收减免政策,培育壮大员工制家政企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家政特色品牌。到2025年,扶持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7家、诚信示范企业7家。加强“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建设。完善、推广“善美村居-我要找家政”等家政服务信息化平台。鼓励家政企业和培训机构积极与粤港澳企业建立深度劳务合作关系。发挥市家政服务协会作用,开展市场需求较大的母婴护理、医疗陪护、养老护理专项及送教卜.乡等培训,到2025年,开展
6、家政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促进3.5万人次以上稳定和新增就业创业。4 .强化制造业领域人才引进。聚力聚焦人才“引行用服管”五篇文章,优化整合市县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多形式加大对制造业领域创新领军人才、青年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团队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符合我市实际需求的急需紧缺人才动态调整需求机制,实现精准引才聘才,强化人才池蓄才能力。对符合我市制造业要求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青年人才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生活补贴、人才公寓、直接落户等福利待遇。5 .实施特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立足服务发展,着力创建批与我市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品牌专业。聚焦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技
7、工院校开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工业机错人应用与维护、现代汽车等新兴专业和水产品养殖与加工、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和“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特色专业,打造技工教育品牌专业。6 .培育产教融合企业。重点面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电力能源等领域,支持信利、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建立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鼓励高新区及陆丰、海丰、陆河产业园等产业承接载体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对接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中心)、培训点等。加强校企常态化对接活动,支挣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与标杆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组建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联盟,打造产教融合多元化平台。培育和认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充分发
8、挥产教融合型企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建设、能力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的作用,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双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二)推动高素质劳动力向产业承接载体集聚7 .完善人力资源产业园体系。围绕满足企业不同层次、多元化需求,完善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强化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产业,拓展业态,孵化企业,培育市场”功能,加快引进省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到2025年打造成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各建设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高素质劳动力引进、培养、管理的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8 .打造产业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面 加快 提升 劳动力 素质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