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汤显祖简介(2024年).docx
《明朝汤显祖简介(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汤显祖简介(2024年).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明朝汤显祖简介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别号玉茗堂主人,晚年号及翁。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1550年9月24日)出生于个书香世家。原居临川文昌里(今临川文昌桥东太平街汤家山),后移居沙井巷,建“玉茗堂”(内有揽秀楼、清远楼、毓霭池、金树阁等),故又自号清远道人,晚年又号茧翁。其祖上4代均有文名:高祖、曾祖藏书、好文:祖父汤懋昭,字日新,博览群书,精黄老学说,善诗文,被学者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是个知识渊博的儒士,为明嘉靖年间著名老庄学者、养生学家、藏书家,重视家族教育,为弘扬儒学,他在临川城唐公庙创建“汤氏家塾”,并
2、聘请江西理学大师罗汝芳为塾师,课教宗族子弟,生子汤显祖、汤儒祖、汤奉(凤)祖、汤会祖、汤良祖、汤寅祖;伯父汤尚质酷爱戏曲,还从事过戏曲活动,母亲自幼熟读诗书。虽然汤懋昭、汤尚贤父门派不同,但均是满腹经纶的学者,祖辈的认真求学的态度,在汤显祖幼小的心血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汤显祖天资聪慈,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5岁时进家黎读书,12岁能诗,13岁(嘉靖四十一年)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中秀才,隆庆四年(1570)21岁中举。中举人。他精通诸子百家、诗赋,熟读天文地理、医药卜噬、河渠墨兵诸书。26岁时(万历三年),第一部诗文集红泉逸堂刊行于世。文名远扬,“海内人以得见汤义仍为幸”。在汤氏家学的影响
3、下,汤显祖得中进士:汤儒祖、汤凤祖、汤寅祖均为明万历年间太常博士,其四兄弟皆有声士林,文章著述散于世。明嘉靖朝兵部尚书潭纶赞臼:“抚郡汤姓卓然,为当代名宗也。”清康熙朝监察御史杜果觉赞道:”先朝江右名门望族,谁能如临川汤氏者乎。”他虽被人们誉为“时文大家”,但因其重名节,轻富贵,坚拒当朝宰相张居正的多次诱挟,故屡遭排斥,四次进京赶考,均落第而归,直到34岁,万历十一年1583)才考中进士。但又不愿为当朝宰相申时行和内阁大也张四维拉拢,失去了考庶吉士的机会,只做了个南京太常寺博士。十六年,改任参事府主簿。十七年,为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在南京六年,他奋发读书,研究音律和戏曲,闲暇之余游览南京的山川
4、名胜,写下大量的观光之作:并与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李三才等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密切交往,常在一起议论朝政,抨击时弊。万历十九年(1591)上疏弹劾申时行,写下有名的论辅臣科臣疏,列举当朝宰相申时行结党营私、专横独断、贪污受贿、败坏朝政等多种罪行,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在赴徐闻途中,取道澳门,漫游沿途山川名胜,并在肇庆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会面。在徐闻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万历二十一年(1593),任浙江山区遂昌知县。在遂昌五年,大兴学堂(建“相国书院”)、讲学论道,消灭虎害,扶持农桑,抑制豪强,缓解民困。春节期间,将囚犯放回家中过年、观灯,不少囚犯及其家属感泣涕零。因他治政清明,深得士
5、民爱戴,“醉吏声为两浙之冠”。遂昌士民建“遗爱”生祠纪念他,直到现在,遂昌人还尊他为“汤公”。因不附权贵,屡遭嫉恨,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议免官,未再出仕,醉心著述。在城内香南峰下沙井巷建了一座玉茗堂,从事戏曲的研究和创作。当年秋,写出了著名剧作牡丹亭(乂名还魂记、牡丹亨还魂记),共55出。剧中通过“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赞颂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而进行生死斗争的青年男女,涮讽批判程朱理学鼓吹妇女三从四德的虚伪性。张埼在衡曲尘谈中说此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嘉靖四十一年曾受业于罗汝芳,受罗汝芳思想影响较大。后又受李贽和僧人达观的影响,并和早期东林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朝 汤显祖 简介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