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探析.docx
《研讨发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讨发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研讨发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探析道德认同是化知识为德性的关键,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偏弱,究其原因是道德认同的不足。我们要重视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通过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手段、发挥榜样作用、丰富道德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个体的立身之本。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重新定义健康的时候就将道德健康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道德成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我们要重视道德认同的培育,发挥道德认同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将“正确的道德认
2、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道德认同及其重要性(一)道德认同的内涵道德认同是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对其有过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道德认同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将道德判断力作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标志,同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随后,布拉斯基于道德德性的视角对道德认同做出了界定,他认为道德认同可以弥合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裂缝,使得道德感和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一,从而使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具有一致性。目前学界对道德认同的界定,主要有人格说、图式说、社会化说、内化说四种。以布拉斯为代表的人格说认为道德认同是道德
3、与自我的联结,强调道德对于个体自我意义感、身份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性;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图式说认为道德认同是个体内在道德图式构建的过程,强调道德要求与自身内在图式的整合;以库利为代表的社会化说认为道德认同是道德的社会化过程,从道德角度强调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内化说认为道德认同是外部道德向内部世界的移入,强调将外在的道德准则纳入自身体系。这四种学说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道德认同,为道德认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道德认同涵盖道德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前者强调道德主体的人格统一性问题,即道德主体能够判断和决定什么是好的、是美的、是有价值的,这对道德主体的人格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后者关注的是道
4、德主体与现行社会思想道德的关系,如果二者能够达成一致,就实现了道德社会认同。道德自我认同是一种道德主体的心理需要,确保行为与观念前后保持一致,多用“我应该这样做”“我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来表达。道德社会认同则更重视社会共有的观念、价值体系和信仰选择等对道德主体的影响。因此,道德认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接受,而是指道德主体在充分认识理解道德规范、道德体系的基础上,从感情或信仰层面对道德体系及其要求产生敬仰的态度,并使这种态度自愿升华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二)道德认同的重要性1.激发道德行为道德认同是促进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道德认知的深化、情感的升华、意志的
5、坚定,从而促进道德行为的践行。道德认同感越高,道德主体就越容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也越容易产生道德共鸣,从而激发道德行为。反之,如果道德认同感越低,道德主体就有可能无视道德规范的约束,导致道德失范。因此,我们要重视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促使大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诱发道德补偿行为道德补偿是指道德主体产生不道德行为之后,通过一些利他行为来减轻内疚感。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道德认同感较高的道德主体身上,当他们偶尔发生不道德行为时,容易产生强烈的负疚感,道德补偿或利他行为的愿望也很强烈,就会找机会付诸行动。相反,道德认同感较低的在做了“亏心事”以后,反而会诱发产生更多的不道德行为
6、。这是因为道德认同感较高的人更容易反省自己的行为,发现与道德标准的差距后,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存在的问题及成园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在不断提高,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期”,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人生阅历相对有限,容易受到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出现道德认同问题。(一)道德认知认同的问题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道德价值和标准的认识和理解。遒德认知
7、是道德认同的前提基础,缺乏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整体认识,容易影响道德主体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影响他对具体道德情境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长期以来“重智轻德”是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主要因素。上一所好大学,对学生及其家长而言是一个朴素而美好的愿望,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和家长更多关注的是成绩。如果升学率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没有改变,学校关心的也是学生的分数。同时将道德教育等同于道德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道德需求和心理特点,也是削弱学生道德认同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的“无德而富”以及和网络良莠不齐的信息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遒德认知,导致道德认知模糊。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模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讨 发言 时代 大学生 道德 认同 培育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