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寻根到东方朝圣.docx
《从西方寻根到东方朝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西方寻根到东方朝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西方寻根到东方朝圣摘要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刀锋以拉里穿梭于不同空间的旅行为主线,讲述拉里出生、成长于西方文明之都,经历从美国到欧洲的寻根之旅后,最后却在异域东方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旅行是小说塑造人物、传递思想价值的一条重要线索,而旅行的意义体现于在自我与他者、承认与差异中达到一种文化的自我意识。在帝国之眼下,作为“他者”的“蛮荒”印度,却成为西方知识分子力求摆脱西方精神荒原和资本主义异化的救赎之地。借由拉里跨越东西方的旅行,毛姆试图推翻西方殖民叙事话语,打破东西方的二元对立,树立跨文化交流的文化自我意识,构建流动的文化身份,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关键词刀锋毛姆旅行书写东方主义一、旅行文学的发展
2、与毛姆的旅行足迹米歇尔德赛指出:“每一个故事都是旅行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场书写都是一段旅行。旅行与书写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文明也是旅行书写的历史1。旅行书写中往往存在着西方对东方傲慢的审视之姿,对东方根深蒂固的岐视和偏见,旅行书写的文本风格也总是呈现“统治东方,再构东方,控制东方”2的风格。为了应对抵抗西方的文化疆权,萨义德提倡文化多元主义,认为在跨文化、跨地域、跨种族的旅行中,能够打破东西方的二元对立和西方中心主义,从而建立流动的文化身份。在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中,旅行是最重要的母题之一。毛姆一生酷爱旅游,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从法国巴黎到英国伦敦,从美国到中国再到印度,他将一生
3、的所见所闻都精心构筑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异域情调”成为他作品中的一大特色。其笔下的角色往往远离故土,来到不同的文明,置身于陌生人群之中,在异域文化中审视自我、叩问内心,继而引发关于自我和他者的思考,最终找到人生的救赎之道。小说刀锋讲述了主人公拉里远离故土,蹈上异国他乡,找到救赎之道后又复归重返的“奥德赛”之旅。拉里年轻气盛,怀着极大的热情奔赴战场却遭受打击,战后归来的他与芝加哥这座欲望之都格格不入,而后踏上巴黎,开启一场埋首于书本和知行结合的求知之旅。遨游于西方文明知识的海洋也未能找寻到终极的答案,他决定将视角转向东方,做一个西方文明的离经叛道者,他在印度教中参悟人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4、抚慰了战争的创伤。最终,他以超然物外者的姿态,复归到自己的文化中,大隐隐于市,实现了自我与至高的融洽,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小说中,旅行成为拉里跨越空间寻道的重要方式。多个文化地域的空间转换对照着人物的悲欢离合,构成空间和主题之间的同构性关联,指向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互和碰撞,浓缩成为西方-东方之间的文化交互隐喻3。然而,拉里向印度教求解之道,表面上是单方向跨向他者的出走,实则反映了拉里不断涤清源文化地强权价值观念的过程3。毛姆通过拉里这场“奥德赛”之旅,力图打破西方中心主义,打破西方的神话,沉淀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反思,超越东西方之间的二元对立,为实现东西文化的真正交融提供了一种范式。二、爵士
5、时代的迷茫之旅:战争幻灭与消费异化拉里生活在西方思想文化动荡、分裂的时期,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撕碎了基督教“上帝造人”的神秘面纱,尼采一声惊呼“上帝已死”,宗教的权威日渐衰落。初入世的拉里,在爱国主义和民主观念的蛊惑下,像当时众多第一次面临战争的年轻人一样,满怀使命感奔赴欧洲战场。在法国,他的好友为了救他而牺牲,他的心灵受到重创,陷入对基督教的怀疑和世界荒诞的思考中。他不禁叩问西方文明安身立命的根本,“我想弄清楚,究竟有没有上帝。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邪恶存在。我想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死的、还是在我死后它就泯灭了4。虽然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大繁荣,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西方知分子在精神
6、荒原上踽踽独行,急切追寻能够填补精神空虚之物时,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五彩斑斓的美梦乘虚而入。处于远离一战纷争的美洲大陆上,美国逐渐繁荣昌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以勤俭克制为基础的美国清教伦理受到挑战,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下的消费观在一战后的美国社会大行其道5。从马克吐温所言的“镀金时代”到菲兹杰拉德笔下的“爵士时代”,人们在资本主义的鼓动下,在无限膨胀的欲望中,在纸醉金迷的虚假之梦中,享受着经济泡沫爆发之前最后的美梦。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使人逐渐沦为物质的奴隶。消费异化扭曲了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从一战归来后,处于迷茫中的拉里每日“游
7、荡”,被未婚妻伊莎贝尔一家和马图林一家劝说无论如何都要找一份工作,工作变成了拉里和伊莎贝尔结婚的必备品。在与拉里就工作问题起冲突时,伊莎贝尔感叹华美富丽的房间多么美好,而拉里埋头求知的私人小屋多么寒磅。伊莎贝尔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已经被物欲横流的芝加哥所扭曲,导致她不满足于物质需求,无论如何都不想嫁给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甚至斥责拉里不愿意为伟大的美国付出。但是战争的幻灭和好友的牺牲使得拉里下定决心要“去做更多的事,而不只是买卖股票而像个正常人一样工作,于他而言“就意味着死,意味着我出卖了自己的灵魂”4。新美国乘坐着经济繁荣的泡沫,升上高空,以傲慢之姿态审视一切非他之物。在这个随波逐流的欲望之都芝加哥
8、,战后归来的拉里已经无法忍受美国都市中的腐朽气象,他对基督教安身立命的根本产生怀疑,对消费主义蓬勃之态充满批判,成为这个时代最迷茫的人,最格格不入的人。这个从欧洲文明脱胎而崛越的新的文明,并未流淌着出自它众多母国身上的绅士和优雅,反而呈现一番“蛮荒”景象。拉里决定远走他乡开启他的寻根之旅,去往巴黎优雅的左岸,寻找美国人身上失去的文明之根。三、古老欧洲的求知之旅:昨日帝国的虚幻想象在部分人的认知中,世界曾是以欧洲为中心的6,欧洲曾是文明的标准,是艺术的殿堂,是智慧的宝库,是道德的边界。在东方主义的畅想下,欧洲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70但这一切正如茨威格所写的那样,欧洲是昨日的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寻根 东方 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