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新话》反战思想初探.docx
《《剪灯新话》反战思想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灯新话》反战思想初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剪灯新话反战思想初探摘要剪灯新话作为明清文言小说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文言小说创作有着极深的影响,其中所反映出的种种思想也为人津津乐道。其中最突出的思想就是浓厚的反战思想,瞿佑在秋香亭记共二十一篇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他对战争的痛恨。志怪传奇的外表下隐藏了瞿佑对和平殷切的渴望,而他自身的经历和明初的社会环境正是他产生这种思想最大的成因。【关键词】瞿佑剪灯新话反战思想剪灯新话最早成书于洪武十一年(1378),以抄本流行于世。这一年里,湖广上里坪司(今贵州黎平)侗族吴勉起义,称划平王;元昭宗死,子脱古思帖木儿汗嗣。朱元璋已御极十数年,大明仍称不上太平盛世。而同年,瞿佑上任杭州仁和县训导,此时他
2、已过而立之年,三十有二的年纪却生活困顿,寄居外家富子民氏,他不得不应荐为官。瞿佑在天仙子江宁道中写道:“不为资财并禄仕,行李何缘来及此?料得慈亲门独倚,望断音书无一纸。”口吴值在为剪灯新话作序时也有言:“宗吉家学渊源,博及群集,屡荐明经,母老不仕,得肆力于文学”2在外部和自身两相交错的困苦中,瞿佑于洪武十一年的上半年间创作出了剪灯新话,这本书既是社会现实的映照,也是瞿佑私人情感的凝缩,其反战思想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对连年战争的痛恨至正七年(1347年),瞿佑“七月十四日(公历8月200),生于杭州”3。此时距离元朝灭亡仅余21年,神州大地上已经爆发了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战争。山东、河南起义发
3、展至济宁、滕、邳、徐州等地。临清、广平、滦河、通州等地都有群众起义。长江沿岸发生群众起义,集庆(今南京)花山起义军曾以三十六人与元军数万对抗。次年,台州方国珍起义。再三年后,以刘福通、韩山童为领袖的红巾军起义。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起义,攻占泰州、高邮。可以说,瞿佑自出生以来,就身处战乱之中,在他弱冠之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今日义军下一城,明日朝廷复一县,这样的消息想必瞿佑从小便耳濡目染。在他弱冠之时,朱元璋和张士诚又互相攻伐起来。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余万进攻张士诚,连下湖州、余杭,进围平江。瞿佑也因此四处奔逃,他在南下杭州的路上
4、写下了水龙吟夜宿村店:“满天霜气凝寒,北风猎猎鸣桔柳。荒村古店,夜阑人静,不堪回首。山鬼吹灯,妖狐拜月,神鱼朝斗。况颓墙鼠窜,疏离犬吠,空林下、寒熊吼。十教东西奔走。画堂深、有人孱愁。无端姑负,枝间芍药,梢头豆蔻。泪满青衫,恨销红蜡,两眉眉愁斗,算艰难险阻,备尝之矣,问天知否?”1社会萧条,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瞿佑也因此“十载东西奔走”,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他对战争的惊惧也逐渐转变为厌恶。南下途中一路所见所闻也给年轻的瞿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反映到作品中,便是剪灯新话卷四的太虚司法传。太虚司法传描述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吴楚狂士冯大异恃才傲物,不信鬼神,遇到草木精怪都要凌慢毁辱,因此遭到鬼怪记恨。
5、一日冯大异路过一荒村,傍晚时分突然阴风大作,群尸四起,妖魔横行,冯大异连忙逃跑,却失足掉进鬼谷中,被群鬼玩耍戏弄,放回冯大异时还将其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邑人皆以为怪物,冯大异最终悲愤而死,死后讼之于天,三日之后风雨大作,天有异象,最终沉冤昭雪,冯大异也被封为太虚殿司法。这一篇章不但剧情离奇,语言也极尽鬼魅,”时兵燹之后,荡无人居,黄沙白骨,一望极目”“复有八九死尸,僵卧左右,阴风飒飒,飞雨骤至,疾雷一声,群尸环起。”2十室九空,野鬼精怪横行作祟,从简短的文字中却可以看到战争那强大的破坏力,”及至,则皆无头者也,有头者则无一臂,或缺一足”,连鬼都是残缺的,亦或者这些鬼本身也就是战争中死去的
6、人罢了。而即便是朱元璋定鼎天下,洪武开元后,战火也从未停歇。洪武元年至二十二年,为统一中原,明朝发动了统一战争,先后对淅东、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进攻。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朱元璋又对苏杭地区课以重税,”特以国初籍入伪吴张士诚义兵头目之田,及拨赐功臣、与夫豪强兼并没入者,悉依租科税故官田税重,吴民世受其患”4,瞿佑的书生叹诗中也说“从今投笔复弃书,拟学东皋农把锄,妻复苦谏儿摇手,近来差科重田亩。”5因此这些原本与瞿佑并无太大关系的战争,也有了切肤之痛,他开始向往没有战争的桃源世界,写出了天台访隐录三山福地志。尤其天台访隐录,几乎可以算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之翻版。桃花源记写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7、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口6天台访隐录写台人徐逸“遂沿涧而行,不里余,至一弄口,以巨石为门,入数十步”“则豁然宽敞,有居民四五十家,衣冠古朴,气质淳厚,石田茅屋,竹户荆扉,犬吠鸡鸣,桑麻掩映,俨然一村落也。”2桃花源记中的隐者“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夏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天台访P急录中的隐者“仆生于理宗嘉熙丁酉之岁,既长,寓名太学,居率履斋,以讲周易为众所推。度宗朝,两冠堂试,一登省荐,方欲立身扬名,以显于世,不幸度皇晏驾,太后临朗,北兵渡江,时事大变。嗣君改元德祐之岁,则挈家逃难于此。其余诸人,亦皆同时避难
8、者也。年深岁久,因遂安焉。种田得粟,采山得薪,凿井而饮,架屋而息。寒往暑来,日居月诸,但见花开为春,叶脱为秋,不知今日是何朝代,是何甲子也。“两相对比之下,天台访隐录仅仅稍改时间和地点,并以诗文实之而已。瞿佑饱经战乱流离之苦,也目睹过乱世中苦苦挣扎的百姓,他用志怪传奇的手法将他心中的时代之景还原,也借此表达了他对战争深切的痛恨。但在他的文章中尚有老天伸冤,有世外桃源避祸,现实中的人们却只能消逝在无尽的战火中,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和笔尖的文字下了。二、对文人命运的哀叹朱元璋认为元以宽纵失天下,这番论断不无道理。元朝虽奉行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四等人”政策,但也仅局限于下层阶级,土绅商人受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剪灯新话 反战 思想 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