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docx
《【党课讲稿】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迫切关注的问题。由于青少年阶段,媒介素养尚未得到全面培养,很容易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从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本文梳理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脉络,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各个社会角色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媒介素养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信息传播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个体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呈指数级增长。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但
2、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专业的信息传播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遵守传播的规则,这就导致网络空间成为许多社会问题滋生的场所: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网络暴力、网络诈骗屡禁不止。与此同时,让没有充分人生经验和完善媒介素养的青少年群体直接进入互联网世界,无异于在荒野丛林中“裸奔”,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正因如此,社会各界对如何全面有效地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日益关注。如何根据青少年的特征与成长环境,全面开发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多样性,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灵活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尤为重要的一个课题。一、青少年媒介素养概述所谓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青少年正确
3、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没有媒体教育的信息时代,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媒体即便是天使也有可能变成魔鬼。”如今的媒介素餐教育已经成为传播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向,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给“媒介素养”做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在印刷媒体或非印刷媒体等各种形式媒体中获得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传播
4、信息的能力”。在国内,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普遍存在的认知是,青少年群体的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在发达国家出现较早并已相当普及,学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与否,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目前,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大、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也结合自身的国情,开始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如今不少国家都开展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针对家长、教师、学生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
5、年设计不同的课程,通过媒体素养教育体系对青少年科学使用电子媒介产生了积极作用。而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因此要尽快发展中国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及时给他们补上这一课。青少年使用网络新媒体人数众多,同时对新媒体具有“高接触”的态势,移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必备的沟通工具。根据2021年7月20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表明: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缸未成年人在学龄前接触互联网的比例达33.7%,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
6、本电脑、智能手表(含电话手表)上网的比例和利用互联网学习、玩游戏、看短视频、看小说听电台/听书的比例均持上升趋势。但“高接触”并不意味着“高素养”,青少年对网络新媒体信息的理解能力、甄别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报告指出: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塑造着青少年的生活,与他们共同成长,提供无限的学习和社交机遇;但是,也让儿童的网络安全、隐私和身心健康面临巨大风险,网络欺凌、网络依赖和“屏幕成瘾”等问题趋于严重。以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在全面渗透和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极大地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7、”,青少年群体自诞生起就与互联网深深地联结在一起,他们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深受网络影响。大众媒介通常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青少年了解世界、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而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少年群体对媒介的利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上阅读电子书、网络购物、电子支付、共享单车、网上点外卖等,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然而,青少年对于媒介的利用在带给他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娱乐化、浅阅读、影响现实生活交往等问题。网络时代庞大的信息量和高速的信息流,逐渐使人们对媒介信息形
8、成扫描式的浏览,特别是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代表的媒介平台发布的信息日趋简短和“碎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习惯于一扫而过的“浅阅读”,从而缺乏对信息的全方位认识和深度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很容易丧失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社交媒体的实时互动性也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依赖和沉迷,使青少年群体更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一些虚假信息、犯罪骗局,甚至会危及青少年生命安全。必须承认,青少年对互联网的媒介本质依然认识不充分,大部分人都认为网络等新媒体是有用且有趣的,但是却意识不到自己很可能会被媒体牵着鼻子走这一事实。“媒介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覆盖着青少年的生活,改变着他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媒体 环境 如何 提升 青少年 媒介 素养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