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国家形态结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docx
《“大一统”国家形态结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统”国家形态结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心组研讨发言】“大一统”国家形态结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自在”的中华民族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从秦汉到近代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包含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其最基本的条件就在于以郡县制为机制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结构。首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上,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体的,就在于“多元一体”之“一体”除了指整个中华民族外,还可以指整个国家,即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在国家层面上是一体的,亦即“多元一体”的一体性也是指整个国家。这是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着眼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关于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一般而言,国家与民族既有联系又有区
2、别,但究竟是怎样联系,又是怎样区别的呢,很值得探讨。国家与民族的联系和交结,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环境中,情形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历史上,其国家形态结构经历了三种类型的三个发展阶段,即从五帝时代单一制的都邑邦国,发展为夏商周三代的复合制的王朝国家,再发展为秦汉至明清时期以郡县制为机制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可以说,“自在”的中华民族与“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是互为表里的。第二,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始于秦朝,这是史学界的共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初设三十六郡,后增为四十余郡,西至甘肃、北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一统 国家 形态 结构 中华民族 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