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问题的理性反思.docx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问题的理性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问题的理性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再次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在减负工作的相关要求推动下,此时有的地区就开始调整学校的作息时间,将小学放学时间提前。伴随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减负力度的不断增大,教育部2009年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要对各地区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包括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组织全面检直,并对落实不到位的要进行追责。不超过6小时”这一规定逐步开始真正落地。我国各地大部分小学开始三点半左右放学,由此衍生家长上班导致孩子无人接送且无人看管的三点半难题:201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
2、新版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对学生一日学习时间、睡眠与体育活动时间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即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一日学习时间不超过4小时三四年级不超过5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6小时。一日学习时间是指一天中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上课时间是指课程表安排的早读、上课、实验实习、课内自习时间,课外自习时间是指预习、复习及完成学校教师指定的课外作业时间,包括晚自习和家庭作业时间。这一文件强化了“6小时”规定的实施,并成为目前规划与分配小学生在校时间的主要政策依据。此后吉林、湖南、江苏等地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标准、管理办法等地方文件都遵循了不超过6小时这条规定。放学时间早政策执行密切相关的上课时间、放学时间、作
3、业时间、课后服务时间等问题也很难梳理清楚.二、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政策的理性追问福柯曾指出,时间是一种权力关系,时间作为一种权力掌握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关系,它将人的活动甚至动作都进行了分割。既然时间管控政策在基础教育减负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在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社会发展薨要和教育实践的多重视野下审视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政策,科学回答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的相关问题。时长限制在多少、时段如何分配、管控学习时间还是在校时间,这些问题都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相关的教育规律进行合理精准的规划。(一)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限制标准的确立是否有科学依据第一个要反思的问题
4、是现行的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规定是否有问题,应该怎样科学地确定这个时间。首先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充满了经验主义特征,对教育发展实践关注不足。因为自新中国成立后第T分相关的文件作出规定后,后面的政策文件都是在经验性地重申这一规定,这一时期学生吃不饱饭、营养不良的情况在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总量也发生了变化,在各类高新技术的加持下,教育教学的效率也有显著的提高,考虑到这些新情况,经验性地重申当时的时间限制政策显然不太合理。其次我们认为应该深入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相关问题的探索历程,以资借鉴。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半日制学校盛行,他们主张一个较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主要考量是当时还存在很普遍的童
5、工问题,儿童下午的时间需要去工厂做工.然后学校过于拥挤,所以不得不实行轮班教学。当然也有医生从健康角度指出,考虑到全天上学学生每天需要往返学校四次,加上家庭作业负担,这会导致学生和家庭不堪重负。最后就是当时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学生活动。但是进入20世纪,西方国家开始更为重视教育质量,认为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先是有美国学者提出要将学生每日在校时间延长到7个小时,每年的上学日扩大到200220天。然后在一些基金会的推动下,1994年美国成立了时间与学习国家教育委员会,专门研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问题。2010年,又成立了国家时间与学习中心。还
6、有议员在2009到2011年间多次向国会提交事关创新的教育时间法案。总之,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美国,一直致力于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但总体上,全美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仍然维持在6.5小时的水平上。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在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问题上是有系统的研究的,而且密切地联系了其社会发展需要。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的确定是一个科学问题,它至少涉及以下几个影响因素:一是社会发展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二是处于特定年龄段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学习时长和时段的限制;三是在现代高新技术加持下教育效率、教育活动形式的变化等对儿童在校时间的影响。(二)管控在校时间还是学习时间?既然时间管控是减负措施的重要
7、方面,我们就要分析真正有效的管控是管控什么时间。为此,必须首先区分清楚几个学习时间相关的概念。首先是学生的在校时间,它是指学生处于校园内的时间(此处讨论不包括寄宿制学校的情况)。从学生在学校做什么的角度看,在校时间可以分为在校学习时间、在校活动时间和在校休息(餐食)时间.可见,学生在校时间不能等同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它是指学生用于学习活动的时间。从学习活动发生的场所看,学生学习时间包括在校学习时间和在校外的自由学习时间。这里也可以明确看出,减负如果要管控学生的学习时间,显然不能只管控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第三是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它是指学生在学校内用于学习的时间主要包括上课
8、的时间、自习的时间等.在校学习时间只是学生学习时间的一部分,同时也只是学生在校时间的一部分。当前时间管控的相关政策主要集中于对在校学习时间进行管控,未能从学生整体的学习时间上进行统筹规划。这就会带来时间管控的挤出效应,无法真正地控制学习时间。例如,政策管控如果只是对在校学习时间进行压缩和限制,而不去管控校外学习时间,那么就会出现校内学习时间减少、校外学习时间增加的情况,学生整体的学习时间并不会减少。这也是此轮减负由原来的单维度校内减负升级为校内校外双维度双减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国内各地在政策的实际执行中,还存在未能清楚区分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在校时间的问题.存在片面将在校学习时间的规定扩展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背景 小学生 在校 学习 时间 问题 理性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