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走向生态文明学案.docx
《4.1 走向生态文明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 走向生态文明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4.1走向生态文明学案【学习目标】1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2 .结合实例.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举例说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3 .联系实际,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学习X点】1.人类走向牛.态文明的过程2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演习新知】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不问时代的人地关系演变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人与环境的关系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位翅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
2、坏工业社会时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构成威胁现代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向生态文明转变2.生态文明的含义:意味者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我国的做法:将皿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下的贵源、环境与El家安全I,生态文明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2 .资源与环境安全观(1)强调: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I拉续到Jl1.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2)两
3、大要求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岁缸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3 .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I)根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2)主要途径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熔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一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思考探究】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安全I.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
4、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含义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包括何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效力之内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2.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的根本(1)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人口压力源短缺环境危机-环境污染-
5、生态破二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地锐减物多样性减少市心村城中农延以为向蔓国尢度剧范扩程加深刻的环境嵬机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巩固训练】生态效率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其核心就是逋过超少的资源援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绘济效益。结合下表,完成下面小邈。长三角部分城市2008年*2019年生忠效率平均值统计表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连云港嘉兴黄山生态效率平均值1.000.890.960.690.531.00【小题I下列与生态效率存在正相关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C对外开放程度D.科学技术水平【小题2】为提高嘉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 走向生态文明学案 走向 生态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