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I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货任感。【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课堂导入】播放经典歌曲松花江上。教师讲述:从如诉如泣的音乐和歌唱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
2、归凄惨的景象。那么,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指导学生阅读第86页到87页内容,完成导学单目标导学的题目。请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影响。请学生思考问题:H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教材第86页“相关史事”的内容,思考,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很明显口木要侵占中国,称霸世界:第二,口本想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第三,国共内战给口本侵华以可乘之机。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口战争的起点
3、,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我们看几组图片,日本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PPT出示图片)教师提出问题:看了之后,大家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愤恨、愤怒等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当时中国有哪些抗日力量?学生回答:东北人民、中国共产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两则“相关史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还有一方面抗日力量,即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力量。教师总结:在抗战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民族英雄,比如中共方面杨靖宇,国民党方面国民党爱国将领马占山、蒋光鼐、蔡廷楷等,他们
4、都是抗日民族英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贡任感。这是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少年学习的。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教师讲述: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内容,回答导学单上目标导学二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了了”的呼声,北平学生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这样的呼声?学生回答:口本策动“华北H治运动”,蒋介石对口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教师设问:面对严峻的形势,如果你走当时一名学生,你会怎么做?(给学生时间讨论,学生回答)北平学生是怎么做的?他们的爱国行为又遭遇到了什么?我们
5、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一二九运动视频。教师在课件上用表格的形式概括一二九运动的基本史实(学生边回答边整理)。教师总结:一二九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所谓“铁肩担道义”,青年学生在民族危亡时刻却用他们柔弱的肩膀担起了救国大任,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学生回答)教师强调:一二九运动的意义在于不但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而且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还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爆发了。目标导学三:西安事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到 西安事变 教学 设计 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