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1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前言1第一章规划背景2第一节发展基础2笫二节发展环境4第三节问题短板5第二章总体要求8第一节指导思想8第二节发展定位9第三节发展目标10第三章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13第一节串联皖北区域旅游环线13第二节打造三大文化旅游带14第三节培育十大文化旅游集聚区15第四章大力提升旅游发展能级20第一节实施大景区提升行动20第二节开展大项目建设行动23第三节开展大企业培育行动27第四节开展大招商突破行动30第五章打造多样化产品新体系32第一节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产品32笫二节精致发展乡村旅游产品36第三节创新发展融合旅游产品40第四节构建主题精品旅游线路42
2、第六章提升宣传推广水平44第一节构建品牌传播体系44第二节拓展市场空间48第三节创新营销方式50第四节消费市场赋能51第七章实施旅游服务升级工程54笫一节推动旅游交通便捷化54第二节推动旅游服务数智化55第三节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化56第四节推动城乡环境宜游化57第八章保障措施59第一节完善管理体制机制59第二节加强行业能力建设61第三节加大政策支持63附件65一、区位分析图65二、现状分析图66三、旅游环线图67四、文化旅游集聚区图68五、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图69案例借鉴70一、日本汤布院温泉小镇70二、景区产品业态升级71三、大唐不夜城73四、好客山东目的地营辆74五、黄河宿.集75六、
3、韩国香草王国庄园76七、广东金恩喜羊羊农场77八、成都郸县徐家大院78九、云南文山中医药康养旅游79十、济南小剧场80十一、广州超级城市客厅81十二、莫干山文旅小镇82十三、良渚古城遗址公园83十四、陕西省袁家村84十五、日本北海道富良野花田85十六、旅游廊道86十七、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研学88十八、天津吉姆都市冒险世界89十九、汤山矿坑公园90二十、比利时滑铁卢古战场91二十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92二十二、天福国家湿地公园93二十三、山东济宁儒家文化研学旅行94二十四、平遥古城95二十六、故宫博物院97二十七、都江堰98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
4、文旅融合彰显微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皖发(2023)12号)精神,加快打造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助力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等六市,以及滁州市明光、凤阳、定远和六安市霍邱四县(市),共3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43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7.8%和48%)。规划期限为2023年至2027年。本规划是指导性规划,有关地市、县(市、区)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路线图、施工图并有序实施。第一章规划背景皖北在安徽旅游业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没有皖北旅游业高质
5、量发展,就没有安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难以实现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目标。依靠独特的资源禀赋,凭借旺盛的消费需求、叠加的战略机遇,皖北旅游到了必须加快发展、也能够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一节发展基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比较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有两座古城、两处遗产、三大文化、四处遗址、七大历史名人【亳州、寿县;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安徽段)、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寿县安丰塘;先秦文化、楚汉文化、大明文化;明中都、寿春城、禹会、双墩;老子、庄子、管子、刘安、曹操、华佗、朱元璋】。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495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0个。历史上发生过大禹治水、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吃水之战等传奇故
6、事,四九起义、藕塘抗日、淮海战役、中国农村改革等事件影响深远,极具深度挖掘潜力和综合开发价值。生态资源禀赋较好。山水方面,具备较高知名度、现实开发基础和未来潜力的有五山十湖(湿地)【淮南市八公山,蚌埠市荆涂山,淮北市龙脊山,凤阳县韭山,萧县皇藏峪;淮北市南湖、绿金湖,亳州市西沈河,泗县石龙湖,阜阳市颍州西湖、八里河湿地,蚌埠市龙子湖、沱湖,淮南市焦岗湖、大通湿地等】。农业资源方面,具有特色大地景观、中草药基地、果园林海,特别是拥有百万亩梨园、数十万亩石榴园、芍药园等,还有一批特色设施农业。水利资源方面,王家坝、蚌埠闸、茨淮新河、新汴河、临淮岗及蒙洼蓄洪区等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工商业资源方面,部分
7、废弃矿山(坑)、电厂、白酒厂、造纸厂等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区位交通显著改善。紧邻苏鲁豫三省,是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重要地带,辐射鲁南、苏北、豫东南等周边1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京沪、京福、京九、商合杭等骨干铁路和京台、济广、宁洛等高速在此交汇,铁路总里程1880公里(其中高铁664公里),公路密度19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9%),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78%的县(市、区)通高铁或30分钟可到高铁站。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现有亳州文旅集团等投融资平台公司27个(全省101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46家,三星级以上饭店45家,各类旅行社378家,分别占全省21.5%、21.6%
8、、19.47%o成功创建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20家、精品主题村13家、后备箱工程基地19家,分别占全省的28.6%、26%.38机7条线路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省15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占全省的25%,省级旅游风景道1条(全省18条)。此外,皖北还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亳州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及一批特色旅游商品企业。2023年,皖北接待国内游客2.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4.5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4.69%、18.27$,比重较2019年分别提升1.08、1.52个百分点。重视程度持续增强。各地抓旅游意识明显增强,抓项目力度明显加大,要素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9、2023年以来,皖北六市相继召开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政策意见,明确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战略定位、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政策举措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谋划了路线图、施工图。第二节发展环境战略叠加机遇加速释放。伴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议的深入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城市群建设、皖北“四化同步等战略扎实推进,皖北已从“战略纵深”转变为“战略要冲”,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跨区域转移
10、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以上战略机遇为皖北发展增添了红利和势能。区域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经过多年的建设,“十三五”时期,皖北经济增速基本跟上了全省步伐。2022年,经济总量达到1368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7亿元,同比增长2.7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O.5个百分点。从民生福祉看,2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8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7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9元。面向未来,无论是做大经济总量,还是优化经济结构,都需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之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面临良好环境和
11、难得机遇。群众旅游需求加速释放。2022年,皖北人均GDP达到46893元,旅游需求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需求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只要把握客群消费偏好,就能形成供给引领需求、需求创造供给的良性循环。从显在和潜在出游趋势看,游客偏好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研学旅行等业态,有利于皖北发挥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创新产品业态。第三节问题短板适销产品供给不足。历史文化厚重,但遗址遗存少且散,招商引资、土地供给等难度较大,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和展示水平较低,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性差,人均逗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自然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多数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或近距离雷同,产业链不长,消费场景不足
12、。来皖北旅游的大多是短途游、一日游,既留不下来,回头的也不多,境外游客、省外游客、区域外游客占比不到3成。总体缺少吸人眼球的核心吸引物,普遍存在“有说头没看头”,有星星没月亮”“有人气没财气”,有盆景没风景”“有日景没夜景”“有整理没整合”的问题。旅游环境存在短板。地区形象不够美,区域中心城市支撑和带动力弱,六市中心城区人口仅占常住人口的19.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6Q,对旅游观光、投资创业的吸引力还不强。生态环境相对差,森林覆盖率与皖南相比差距较大,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仅占全省的18.2%,秋冬季节旅游者的视觉感知、环境体验欠佳。卫生
13、条件不够好,特别是一些重要旅游通道、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公厕等服务场所,环境卫生条件需进一步改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皖北各地财政投入旅游业的资金十分有限。文旅类投融资平台能级不高,资本运作能力不够强。部分县(市、区)至今未设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虽然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力度不够大、含金量不够高,引导市场化投资效果不明显,尚未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良性互动格局。体制机制不够顺畅。经营机制上,相当一部分景区景点按事业单位管理,自身缺乏经营旅游的实力和能力,社会资本和智力难以进入。工作机制上,部门整合资源、推动“文旅+、+文旅”多业态融合不够,项目谋
14、划、产品建设、营销推广、考核机制等基础工作普遍薄弱。区域合作上,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力和行政执行力,还没有真正进入实质性运行操作阶段,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受限,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跨区域线路。行业内生能力不强。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方面,面向市场抓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靠要的思想浓厚,旅游策划、营销等专业人才普遍缺乏。旅游企业方面,普遍小散弱,还没有形成衔接有效的旅游产业链条。同时,各地旅游坂店、民宿、标识系统、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欠账较多,旅游目的地的配套功能、集散功能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要求。从宣传营销的角度看,政企联动不够,系统性、持续性、创意性宣传营销不足,部分县区文旅部门很少或甚至从不自主组
15、织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第二章总体要求皖北旅游现正处于厚积薄发的关键时期,要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立足当前可能可行,着眼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整体设计皖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题定位、主要目标,引领推动皖北旅游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文整旅、以旅彰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风情淮河传奇皖北”为总体形象,以先秦文化、楚汉文化、大明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为特色,以城市旅游、城郊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落细落实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六大工程”为抓手,加强整体联动、系统集成,统筹提升“特色点”、串联“精品线”、培育“支撑极”,努力将皖北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实验区、中原文化和旅游特色区、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皖北篇章增添新动能。第二节发展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重大工程,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