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docx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docx(9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仔细贯彻执行。国务院2016年7月28日(此件公开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第一篇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十三五”
2、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需仔细实行党中心、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对全球、立足全局,深刻相识并精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拓发展新境界,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第一章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十二五”以来特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心、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实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3、,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战略高技术不断突破,基础探讨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加。取得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钻探、超级计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重大创新成果。2015年,全社会探讨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4220亿元;国际科技论文数稳居世界第2位,被引用数升至第4位;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9835亿元;国家综合创新实力跻身世界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5年的55.3%。高速铁路、水电装备、特高
4、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第四代移动通信(4G)、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电动汽车等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取得重大突破,部分产品和技术起先走向世界。科技体制改革向系统化纵深化迈进,中心财政科技支配(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深化开展,国际顶尖科技人才、研发机构等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技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创新创业重要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
5、计扣除等政策落实成效明显,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公民科学素养稳步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加。“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拓新前沿新方向,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科技创新在应对人类共同挑
6、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才、学问、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淌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更,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正在深刻影响和变更国家力气对比,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更、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动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协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须要依靠
7、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退贫困、增加人民健康素养、创新社会治理,迫切须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落实总体国家平安观,维护国家平安和战略利益,迫切须要依靠科技创新供应强大保障。同时,我国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加速释放,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体制活力显著增力口,教化水平和人力资本素养持续提升,经济具有持续向好发展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必将为科技创新的加速突破供应坚实基础。同时,必需醒悟地相识到,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基础仍旧薄弱,科技创新实力特殊是原创实力还
8、有很大差距,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变更,很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旧存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特别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环境亟待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力度须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须要进一步弘扬。综合推断,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需牢牢把握机遇,树立创新自信,增加忧患意识,勇于攻坚克难,主动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优化科技事业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三 国家 科技 创新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