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11篇).docx
《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11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11篇)目录篇一、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增强抵腐定力心得体会.2篇二、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4篇三、学校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篇四、街道党员干部党纪学习教育发言材料9篇五、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12篇六、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研讨会篇七、2024年关于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17篇八、学校党委书记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班研讨交流发言20篇九、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学党纪明规矩强党性研讨交流发言24篇十、领导干部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心得体篇十一、2024年开展党纪学习心得体会29篇一、通过
2、党纪学习教育增强抵腐定力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提到,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抵腐定力,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修炼的一项重要能力。领导干部要不断锤炼“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抵腐定力,常补精神之钙、多思贪欲之害,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抵腐定力,指的是抵制腐败的意志力、坚忍力和自制力。它看似无形,关段时刻却会显现出强大的力量。东汉杨震到山东赴任,途经巨野昌邑时,以前得到过杨震推荐的县令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认为“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四知却金
3、”,就是面对诱惑保持自觉抵制的一种定力。在我们党内,方志敏手握巨款,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穿打补丁的衣服,吃一日7个铜板的伙食;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管理打交道,从不占公家一寸木材;王维才面对“蛇头”的金钱诱惑一口拒绝:“只要我在这个岛,你们休想把这里弄脏!”这些优秀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之所以能保持淡定,抵腐定力发挥了关键作用。醒世恒言有则故事:官吏薛某梦中化鱼,恰逢渔人垂钓。明知吞饵必遭大祸,偏偏抵抗不住香饵诱惑,吞钩被钓。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沦为违法犯罪分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守不住定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难免遭遇各种诱惑、讨好、捧杀,能否做到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
4、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更何况围猎者常常戴着温情的面具,绞尽脑汁也要把干部拉下水,称得上是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若是缺少了心中的那份定力,很容易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觥筹交错之中乱了心智,把纪律和规矩批诸脑后了。“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增强抵腐定力,需要从修炼心性开始。内心积极向上、信念坚定,抵腐定力则不可撼动;内心急功近利、见利忘义,抵腐定力便摇摇欲坠、随时崩塌。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持续加强党性修养。惟其如此,才能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站得住脚跟,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如山。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唯有深刻理解,方能坚定前行。我们
5、常说知行合一,便是知行相长、相得益彰。要以“熟稔之心”提起“知纪之笔”,将党纪学习教育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组织研讨座谈、分享学习心得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经常对照党纪这面镜子”,自我检查、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将党纪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份,警惕红线,守住底线,将贪腐之欲扼杀在萌芽阶段,坚持零容忍,时刻牢记党章党纪,阻断贪腐之思、扎牢绝腐之笼、重惩贪腐之为,增强不能腐、不敢腐、不会腐的自觉,绘就一幅“唯有篙师识水痕”的“明媚丽景”。篇二、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明确
6、指出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加强纪律教育,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党的纪律是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保证全党行动一致而要求党员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和政治品格。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慎,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决不踩
7、红线,不越底线,把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守住纪律“底线”,不踩法律“红线一要知敬畏,淡泊名利之心。论语季氏有言:“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则不敢肆而德已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怀敬畏,不仅是人生态度,更是人生智慧。中华民族素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传统。知敬畏不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人为地把讲规矩和有作为对立起来,而是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这些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称赞,关键在于他们心中有
8、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能够始终如一严守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能淡泊名利,永葆政治本色。二要存戒慎,强化自我修炼。戒惧,即警惕、畏惧之意。戒惧之心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素质、思想修养的内在因素。表现在行为修养上,就是事事处处心存清醒和制约,知道有些话自己是不应该说的,有些人自己是不应该交的,有事事自己是不应该做的,有些地方自己是不应该去的。古人云:“天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保持戒慎恐惧之心,否则,就很容易心念出格、言行出轨、败事致祸。党员干部要涵养忠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党纪 学习 教育 活动 心得体会 研讨 发言 材料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