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是什么.docx
《kpi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pi是什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ki是什么KPI绩效管理KeyPerformanceIndicators关键业绩指标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变更劳动对象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料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关健绩效指标法(KeyPerformanCelndiCator,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肯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需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
2、PeCifiC)、衡量性(MeaSUrabI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IiStic)、时限性(Time-based)。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比较显明,易于做出评估。它的缺点是对简洁的工作制定标准难度较大:缺乏肯定的定量性;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指标,对于其他内容缺少肯定的评估,应当适当的留意。编辑本段KBl指标体系建立流程KPl指标的提取,可以十字对焦、职责修正一句话概括。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在各层面都从纵向战略目标分解、横向结合业务流程卜字提取,也不是一件特别简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劳动力数量指标的统计。A.按工作岗位分劳动力指标的统计。1.工人:基本生产工人的
3、(干脆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人)、协助生产工人(从事各种协助性工作)2.学徒:指在娴熟工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享受徒工待遇的人员:3.营销人员:指干脆从事产品销令的有关人员:4.管理人员: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及生产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5.工程技术人员: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实力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KPI考核的三大内容:月度工作安排考核表一个月只需7天,口常管理工作就轻松完成:员工综合素养实力考核表有助于主管权威的树立:学问管理防错提示单避开员工重复犯错。设立KPI管理目标的最有效技巧SMART法则;KPI绩效管理的精髓20/80原则的活用,抓大放小:员工的
4、考核指标该定多高?目标值=基准值+牵强值;考核指标不易量化的职位如何考核?驾驭5个关键词QCDMS任何职位的考核不再是难题;员工希望考核指标越低越好,老板的愿望则正相反。如何使双方达成共识?恳谈的艺术;导入KPI,企业不再怕骨干会被竞争对手挖走大智若愚,扮猪吃老虎:在KPI管理中建立起来的资料库,可以使新人很快上手;KPl如何发觉管理中的盲点,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IE合理化提案,发动全员挖宝;企业导入KPI失败的原因老板的决心和新气不足,目标值的设定不正确,没有奖到心动、扣到伤心;绩效考核指标与员工收入该如何挂钩工资的40%与绩效考核挂钩。员工凡事推三阻四,主管手足无措。员工说的比唱的好
5、听,但工作效率低落,而团队执行力普遍不足。员工一味要求高薪,主管却欠缺一套公允合理的薪酬和考核制度员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企业怎能发展?老板期望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员工自订5000万,指标该如何订?业务骨干跳槽或被竞争对手挖墙脚怎么办?6.服务人员:指服务员工生产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7.其他人员:以上六类以外的人员。B.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1 .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终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屈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2 .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十月末人数
6、)2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备注:当企业人数变动个人的状况下,可实行以上的方法计算:反之,应实行加权平均数计算。C.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1.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削减人数+期末人数2. 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与)=(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D.员工素养指标的统计1.员工文化素养统计:(实际培训时间参与培训人数)平均文化程度指标=参与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E.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口
7、、工时等单位表示。为了精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1 .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3.制度工口(工时)利用率。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制度工口(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口(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kpi 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