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docx
《大学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学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校所属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控廉政风险,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规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根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一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审计处对学校所属各单位为实现工作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第三条内部控制审计的责任是对学校所属各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健全性、制衡性和适应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出
2、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促进各单位加强风险防控,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按其范围,可分为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审计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单位各类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所进行的全面审查与评价。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单位某项业务活动或业务活动的某个环节、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所进行的专门审查与评价。第二章审计内容第五条学校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围绕以上五个要素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审查与评价。第六条内部环境要素审计的主要内容:(一
3、)单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各岗位职责权限、业务流程、决策机制等;(二)长远战略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等;(三)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岗位任职条件及考评机制、人员薪酬激励机制、人员培训机制、人员轮岗及退出机制等;(四)形成体现单位发展愿景、积极向上的单位文化、单位文化的内化程度等;(五)所承担的人才培养、教学任务、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方面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否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相互协调,是否做到单位与职工、单位与学校、单位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等。第七条风险评估要素审计的主要内容:(一)是否进行内外部因素分析,正确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二)风险分析是否
4、与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业务性质相联系,是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测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按照其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三)是否及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四)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第八条内部控制活动要素审计的主要内容:(一)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活动的设计与运行: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是否相互分离;权责是否对等;“三重一大事项是否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是否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
5、位工作人员的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单位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活动:预算业务控制方面:(I)是否建立和执行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2)相关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职责权限是否明确,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3)预算编制程序是否规范,方法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完整;(4)预算指标分解下达是否及时,是否按批复预算安排单位各项收支,预算调整变更程序是否规范;(5)是否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并定期通报执行情况;(6)决算分析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7)是否建立预算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收支业务控制方面:(1)是否建立和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内部 控制 审计 实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