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docx
《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全市知识产权检察案件基本情况总体情况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接近历史高值,强制措施适用持续优化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369件2810人。其中,受理审查逮捕案件425件738人,案件数及人数分别同比上升144.3%、123.0%;受理审查起诉案件944件2072人,案件数及人数分别同比上升53.2%、49.9%嫌疑人逮捕率与2022年基本持平,更加注重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一审公诉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为56.63天,同比2022年继续大幅优化29.5%。加强知识产权案件综合审查,在其他犯罪案件中起诉涉侵犯知识产权情形20人
2、。在法院生效裁判中,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及以上人员占比为43.9%。财产刑处罚力度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一是侵犯商标权类案件数量虽仍然占据刑事案件首位,但占比进一步降至88.8%。其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873件1579人,位居侵犯知识产权各罪名首位;假冒注册商标罪298件744人,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45件124人。二是侵犯著作权类案件量比齐升,占刑事案件比例从2022年的5.3%增至9.4%。其中,侵犯著作权罪105件261人,案件数较2022年增长1.8倍;销售侵权豆制品罪24件46人,案件数较2022年增长5倍三是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增加,在刑事案件占比
3、为18%。侵犯商业秘密罪24件56人,案件数较2022年增长60%,:办理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来上海市首例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商业秘密案件。犯罪结构变化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经济、高科技日益发展,侵犯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新类型案件高发;另一方面是因为司法机关专业性案件查办能力提升,服务科创中心建设与文化繁荣创新成效逐渐显现。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职责履行更加深入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证据易灭失、取证时效性强的特点,全面推行疑难案件前端提前介入。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等机制,立案监督283件,追捕、追诉213人,其中72人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
4、犯罪52件,其中50件已在立案侦查办理。提出刑事抗诉案件2件,其中1件已改判。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监督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稳步拓展办理民事监督案件28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提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15件。办理行政非诉执行活动监督2件,均提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办理知识产权公益诉讼17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11件、行政公益诉讼6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5件,行政机关均已采取整改措施依法履行职责。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全面深化,履职手段日益多样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综合履职案件129件,其中不起诉后反向移送行政处罚115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1件、支持起诉2件、行政公益诉讼2件。综合履职工作呈现出以刑事案
5、件为依托、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为切入、履职手段日益多样的特点,并向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类案件延伸。案件特点知识产权案件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显著相关性从案件数量上看,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的增长态势,与产业经济、高新科技发展密不可分。科技产业优势地区的案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区域之间案件数量差距缩小,反映各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均衡发展。从案件特征来看,涉及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数字版权、恶意诉讼等领域案件增多,著作权、商业秘密领域案件占比持续上升,专利权领域监督案件开始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化、链条化、交织化特征明显,犯罪涉案金额高犯罪手段网络化不仅表现为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经营销生,越来越多的犯罪行
6、为基本发生于网络空间,针对数字化商业秘密、著作权等实施侵权。犯萍行为以共同犯罪为主要形式,链条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明显,内部分工复杂细致,增加了全链条惩治难度。罪名交织竞合案件增多,犯罪分子的侵权行为往往同时指向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多数案件涉案总金额达到数额巨大标准,亿元以上案件增多。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上升,知识产权利益主体寻求监督救济意识增强刑事案件为公益诉讼等综合履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线索来源,知识产权检察融合一体履职特征更加显著。民事、行政监督以及公益诉讼案件不仅关注知识产权权利人权益保护,同时也注重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被许可方、被诉侵权方等其他利益主体权益。当
7、事人申请民事、行政监督意愿上升,检察监督力度明显增强,知识产权利益主体更倾向于综合运用各类监督渠道寻求救济。科创产业集聚区等新经济企业愈加重视通过刑事救济保护商业秘密等重要竞争优势,向司法机关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意愿更加强烈。一批影响性案件涌现,以检察创新支持全面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全国首例避开技术措施侵犯著作权案,全市首例商业间谍案、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侵犯集成电路商标权案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成功办理,在线索发现、法律适用、知识产权治理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全市检察机关依托案件办理,会同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制定发布企业数字版权技术措施保护与合规指引企业员工商业秘密法律风险防范提示等检察
8、服务产品,通过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形成办案一检察创新一共同支持创新”的工作模式,助力丰富全面支持创新的基础制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全市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特点分析侵犯商标权类犯罪案件特点商标载体类型向高新技术领域延伸2023年办理了多起涉集成电路、滤波器、反渗透膜、品牌农药、胎牛血清产品等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相关品牌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相比传统日用品领域更大,严厉打击此类侵权犯罪,对芯片、材料、种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标权与多种权利同时被侵犯现象时有发生商品是商标权的物理载体,而商品附着的知识产权可能存在多种类型,不限于普通商标,还涉及地理标志、著作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知识产权 检察 白皮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