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三大贡献及其时代价值.docx
《【党课讲稿】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三大贡献及其时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三大贡献及其时代价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三大贡献及其时代价值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以下简称分析)是一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经典著作。该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在理论上、战略上、精神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当下我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阶层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上下同心、砥砺前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理论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奠基之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1948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全面、系
2、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这条总路线阐释了革命目标、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具体步骤和性质等六方面内容。而早在1925年,分析就已经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性质、遭受压迫的程度、对待革命的态度等进行了科学分析,从而明确了革命的性质、领导者、革命者和同盟对象。由此,可以得出分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奠基之作。具体来说,分析的理论贡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认识论意义:运用结构理论分析中国社会阶级的构成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结构,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有机完整的统一体,包括经济、
3、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其中,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模式。长久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农民阶级在中国社会中占绝大部分,但早期革命中,党对中国社会阶级的结构研判较为模糊,由此党内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二是以张国海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23。分析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结构分析法的视角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定性分析的同时又进行定量分析。毛泽东同志以各阶级的资产情况、革命态度为依据,将中国社会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级,并统计了各阶级所占数量和比例,由此区分出敌友,特别是对于农民阶级中所蕴藏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正确认识。不仅如
4、此,毛泽东同志通过层层抽丝剥茧,打破以往的一概而论,指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动摇性。同时,他又将各阶级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如将半无产阶级分为六种类型,并根据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详细分析了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毛泽东同志正是发现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充分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并基于不同阶级的革命态度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寻求到广泛可以依靠的力量。分析之所以能够正确区分敌友,就是掌握了结构分析理论的重要方法,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依据。(二)方法论意义:把阶级斗争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去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
5、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1920年,毛泽东同志平生第一次读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英国人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后,说:“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3阶级斗争理论为处在矛盾积聚、阶级矛盾激化的近代中国社会,指明了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与西方社会被简单划分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同,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社会阶级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以致于当时绝大多数人不能正确区分革命的朋友和敌人。毛泽东同志正是看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存在的差别及各阶级间尖锐的矛盾
6、,从而深深地意识到了阶级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进步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分析初步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中国化,根据各阶级对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料的占有关系,对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进行了划分,以区别真正的敌人和朋友。同时,马克思在给友人魏德迈的信中指出:“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4分析认为工业无产阶级作为领导力量具有两大优势:一是集中,二是特别能战斗。从而为中国革命解决了革命的领导者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三)价值论意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一一新民
7、主主义革命。作为新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被许多问题所困扰: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革命?革命的领导者是谁?革命的对象是谁?革命的同盟者又是谁?等等。1922年,党的二大初步明确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5年,我们党对中国革命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以及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客观分析。分析开宗明义,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3深刻阐明了敌友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问题,分清敌
8、友即是要认清革命的性质,革命性质决定了革命任务,只有彻底解决了革命的性质问题,才能正确区分革命的领导者、革命者和同盟者,才能确保中国革命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才能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进程中,中共中央连续三次出现“左”的错误,其实质就是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阶段性认识不足。直到遵义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及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线,中国革命才得以在正确革命思想的指导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二、战略贡献:为革命路线的正确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后,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发展,另一方面革命形势依然非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党课 讲稿 毛泽东 中国社会 阶级 分析 贡献 及其 时代 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