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奖补办法.docx
《“十四五”期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奖补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期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奖补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四五”期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奖补办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规范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投向,立足县脱贫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围绕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县的目标,高效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的利益联结机制,促使本地新型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实现“小产业”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一、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产业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
2、攻坚成果,充分发挥衔接资金引领撬动作用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等禀赋优势,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加强引导和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构建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脱贫户”等各种联农带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二、资金来源2022年-2025年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三、奖补方式及奖补资金用途()奖补方式: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支持经营主体培育或采用优良品种、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品牌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实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等。奖补资金比例按照带动人数确定补助金额,新
3、型经营主体带动扶持脱法群众(含监测对象)人数最低不少于30人(含30人),奖补按带农益农富农总收益的10%计算:达到30人以上的,每多带动10人,补助比例提高5%,奖补比例最高为带农益农富农总收益的505单个项目最高奖补资金300万元。()奖补资金的使用。原则上奖补资金用于新型经营主体项目再生产方面。四、带动方式及补助条件在符合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对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有推进引领作用,同时带农联农益农机制相对完整且带动效果明显。带动方式有且不限于以下几种:通过参与发展产业种养殖(含带种带养)、订单生产、稳定就业务工(半年以上)、帮助产业对接、农产品回收、土地流转、技术
4、培训指导(培训的脱贫人口必须发展培训内容的产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扶持脱贫户(含监测对象)获得的收益要占新型经营主体获得奖补资金总额的50%以上。五、主体遴选涉及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必须符合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具备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并经县乡村振兴局审核。申报奖补的新型经营主体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在国家注册登记机关依法注册登记并运行两年以上,带动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达到30人以上且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市场前景良好;(一)新型经营主体需要有规范完整的财务台账及报表;(三)两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和涉税违法行为;(四)具有一定规模的
5、产业基地: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100亩以上或者养殖规模中大型家畜达到200头以上,小型家禽养殖规模达到100OO羽(只)以上,渔业养殖规模达到15亩以上,或者年产值达到200万元以上的其他产业基地,并且新型经营主体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及产品购销合同:(五)2016年以来实施资产性收益产业扶贫项目的新型经营主体,未履行完与带动贫困户原协议约定,原则上不得申报该奖补项目。六、补助流程(一)项目入库。由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新型经营主体需提供上一年的年度财务报表、法人征信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带动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名单及联系方式、购销合同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期间 财政 衔接 推进 乡村 振兴 补助 资金 新型 经营 主体 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