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箱涵顶进施工模板.docx
《钢筋混凝土箱涵顶进施工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箱涵顶进施工模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箱涵顶进施工太原市迎泽大街地下钢筋混凝土箱涵采用长30爪宽5.4m、高2.7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从迎泽大街底横穿顶进过街。箱涵顶面距大街路面约3.2m,地下水位在箱涵底面以下约2.3m。此项目在太原市今集中供热一期工程的关键地段,必须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施工。第1章施工方案选择依据该工程所处地位拟定了2种方案,为多节分次顶进(即把箱涵分成若干段,分段顶进,接缝用钢板焊接)和单节一次顶进。经多方论证和计算,最后确定采用单节一次顶进施工方法,其优点是:1 .整体预制可保证施工进度;分段预制混凝土养护次数增多,工期会相应延长。2 .设施安装和施工工艺环节简化。3 .消除接缝,增加刚度,
2、有利于控制顶进方向,可避免多节顶进接缝的脆弱环节引起的曲折或蛇形弯度使整个箱涵错位。4 .节约造价20k30%。这种作法的缺点是传力柱加长,用量增加,工作坑也要相应加长。第2章施工顺序开挖工作坑一打后背钢板柱一滑板、导向墩、后背制作一预制箱涵一安装刃角和工作平台一设施安装一起动顶进。箱涵的纵向部署如图5-24-1所示。第3章千斤顶选用该工程选用TDW200X500卧式千斤顶(型号KD30),每个千斤顶作用力2000kN,顶端直径400m11,最大行程500mm。经测算箱涵起动、就位时最全力为I100OkN,因此6台千斤顶可满足要求O6台千斤顶均匀部署于箱涵底部,间距80OnInb千斤顶与混凝土
3、间加入20mm厚、400mmX5400Innl钢板。第4章后背及后背土的处置依据后背土的地质情况及承载能力,后背做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承分配梁,并用20槽钢密靠单排打入土中,使力均匀传到后背土中。该工程后背宽8m(断面见图5-24-2),钢板桩要求深Ilm,后背土30m范围内不准扰动。第5章滑板及导向墩构造滑板既是制作箱涵的支撑面又对箱涵启动起决议作用,要求光滑平整,有足够的强度,箱涵前进时不得同步移动。该工程采用C25混凝土37OmnI作为滑板基层,下设7道断面为100OnImX5OOmm的钢筋混凝土梁作为滑板同地基的摩擦梁,滑板与后背浇筑成一体,滑板与后背交接处埋18150钢筋网3m,滑板表面
4、抹灰厚30mm;机油石蜡厚3mm,铺2层塑料膜做为滑板与箱涵的隔离层。滑板两侧各设7个混凝土导向墩,作为顶进进程中的方向观察控制墩。第6章刃角构造为减少箱涵正面入土阻力,箱涵前设一刃角。箱涵启动后刃角先插入土中,而后采用人工挖掘刃角下土,箱涵再次起动入土,如此循环,直至箱涵就位。刃角须尖锐并有足够的刚度以承受周围土的压力。该工程采用钢制刃角,箱涵预制时在箱涵的前端预埋中22300螺丝,刃角用10mm厚钢板及100nImXlOmrn角钢焊接而成,其断面见图5-24-3。钢刃角的长度与土质有关,土质良好刃角可稍短,土质松散刃角应较长。安装刃角必须牢固稳定,刃角外尺寸须与箱涵一致。第7章挖土施工箱涵
5、内挖掘土在箱涵顶进进程中起关键作用,挖土的速度决议顶进速度,规定挖土不得超越刃角,挖土人员应随时观察土质变化情况,以便调整顶进行程和挖掘土深度。第8章传力系统由于千斤顶最大行程为50Omnb箱涵前进30m,它与后背间须设立一系列传力系统来保证力的传递。箱涵就位时传力系统平面部署见图5-24-4,前横梁采用400InnlX540OnImX20n三钢板1块;顶铁用4根43kg11钢轨焊接,端部用IOnIm厚钢板焊牢,每块顶铁长40OnIn1;传力柱用2根130工字钢,端部上下用10厚钢板焊成一体,每个传力柱长2000mm;中横梁由3根50kgm钢轨和2块10mm厚钢板焊接组成,每根梁长6000m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箱涵顶进 施工 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