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目的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科室手术患者。三、内容(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外科医生和手术相关人员进行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和考核,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二)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的培训和考核,强化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意识,主动执行相关的防控措施。(三)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糖尿病患者应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四)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野备皮。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刀),并在手
2、术当日进行。(五)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后再进行规范消毒处理。(六)如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循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七)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参加手术。(八)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九)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十)手术人员应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十一)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十二)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十四)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十五)执行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手术部位感染。(十六)加强外来器械及人员的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部位 感染 预防 控制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