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2019年惠州市第中学招聘教师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2019年惠州市第中学招聘教师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2019年惠州市第中学招聘教师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9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2019年惠州市第中学招聘教师试题及答案解析1、计算机的内、外存储器都具有记忆能力,其中的信息不会丢失。()判断题对错【答案】错误【解析】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是能够通过指令中的地址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用来存储正在被CPU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内存”没有记忆能力,只有外存储器才能记忆信息。故本题判断错误。2、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情A、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C、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D、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答案】A,B,D【解析】根据行政许可法第7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
2、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故本题答案选ABDo3、下列法律和规章中,不是信息产业部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布的为()。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B、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C、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D、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答案】A【解析】Ao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
3、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故本题答案选A。4、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有三个层次: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次分配的是()o单项选择题A、社会救助B、市场机制C、税收D、社会保险【答案】A【解析】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人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人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调控的补充。故本题答案选A。5、下列储存器,储存周期最短的是()oA、内存
4、储器B、光盘储存器C、硬盘存储器D、软盘存储器【答案】A【解析】内存是暂时存储CPU的运算数据,存储周期最短。故本题答案选Ao6、关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说法中,正确的是()o单项选择题A、合同用人是我国事业单位用人方式的一种转变B、公开招聘不是我国事业单位进人的主要方式C、事业单位目前实行固定用人制度D、进了事业单位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聘用合同不起结束作用【答案】A【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故B项说法错误。C、D明显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7、维生素A可以促进人体
5、对钙的吸收。判断题【答案】错误【解析】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8、接上题鉴于此类人员采取流动“讲课”的方式销售,为了彻底根治,某地工商分局建议市局统一整治,行文应用Oo单项选择题A、意见B议案C、请示D、报告【答案】A【解析】工商分局向市局对彻底根治这一现象提出建议,应选用意见。意见可以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故本题答案为人。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的过程中。单项选择题A、法的制定B、法的实施C、法的适用D、法的遵守【答案】B【解析】“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般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主要内容有: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在我国,任何公民
6、都受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使用法律上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权利能力上的平等,同等条件下公民具有获得相同权利的资格,并不表示行为能力上的平等。1。、下述公文格式中,属于页眉的数据项是()。单项选择题A、发文字号B、成文日期C、签署机关D、文件标题【答案】A【解析】成文日期、签署机关、文件标题都是公文正文的组成部分,不应出现在页眉中,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11、下列有关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单项选择题A、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B、所有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
7、民事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D、民事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答案】B【解析】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故D项正确。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言之,民事行为能力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性。故C项公民有民事权利能力不必然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3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J第14条规定:“公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招聘 考试 复习资料 2019 惠州市 中学 教师 试题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