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静脉血标本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与解读.docx
《不合格静脉血标本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与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合格静脉血标本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与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随着医学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临床诊疗工作愈来愈依赖于实验室检测数据。静脉血液含有丰富的病理信息,是临床最常用的标本类型之一,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不合格静脉血标本不仅影响医疗质量和医院运营效率,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发生医疗纠纷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合格静脉血标本发生率约为0.50%,其中约70%发生在分析前阶段,因此,加强分析前阶段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分析前阶段过程复杂,涉及患者准备,耗材质量,标本采集、运送、储存等众多环节,且处于实验室管理之外,质量控制难以实施。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质量指标作为评价检验过程各关键步骤性能满足要求的一种新兴管理工具
2、,成为分析前阶段的标本有效管理措施。美国病理学家学会分别于1989年及1998年开展质量探索(Q-ProbeS)及质量追踪(Q-tracks)计划,通过对质量指标的监测,使参与实验室而标本质量及检验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实验室差错与患者安全”工作组在2016年确立了包括不合格标本质量指标在内的27项质量指标。目前,该指标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公布了首批质量指标基准值。针对影响静脉血标本质量的关键分析前因素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控制文件。同时,近十几年,多个国家都纷纷开展实验室质量指标相关项目。相对而言,我国质量指标的发展起步较晚。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3、员会首次发布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要求实验室利用质量指标对检验全过程进行内部监测和管理。2016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颁布我国首个质量指标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WS/T496-2017)。标准制定了包括代表标本质量在内的28项关键质量指标,为我国质量指标的研究及开展奠定了基础。从2018年中国临床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分析前的几项指标如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和抗凝标本凝集率的控制水平与国际相似。但由于当前分析前质量指标无法完全涵盖影响静脉血标本质量的关键因素,难以全面实施质量监督,不能满足我国静脉血标本检验质量提升的
4、需求;针对影响静脉血标本质量的分析前关键因素,亟待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数据收集与监控,进一步完善评价系统,明确改进措施。为此,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专家撰写了“不合格静脉血标本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一、术语及定义(一)定义不合格静脉血标本指静脉血标本质量无法满足检测要求,需要重新采集或做让步检验。(二)不合格静脉血标本的原因1 .患者识别错误:送检标本患者身份信息与申请信息不符。2 .标本采集时机不正确:需要在特定时间采集或满足特定条件下采集,但实际采血时间不正确或条件不满足。如需空腹采血的项目,受试者未空腹;糖耐量试验未按规定时间采血等。3 .标本类型错误:标本类型
5、与检测项目不匹配,如凝血检测使用血清标本。4 .标本采集量错误:送检标本的量过多或过少,不能满足要求标本量。例如血培养标本采集量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导致结果假阴性。5 .标本-抗凝剂比例不当:送检标本中的血液量与抗凝剂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如血常规管中抗凝剂浓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血凝管中抗凝剂与血液体积比例不符合1:906 .标本标识错误:送检标本标签缺失、标签粘贴错误、标签信息错误、标签信息不完整、标签无法识别、标签在系统中已登记使用等情况。如标签将采血管全部环绕无法进行信息读取等。7 .标本运输途中损坏:标本从采集地点送至实验室途中发生损坏,如标本溶血、标本溢出等。8 .标本运输时间过长:标本
6、运输时间超过规定要求,如急诊心肌酶检测标本运输时间超过实验室要求。9 .标本运输温度不适当:对运输温度有特定要求的标本,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如氨、乳酸、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胃泌素等检测项目需要冷藏运输,但却未冷藏运输,冷球蛋白检测标本运输过程中温度未保持在37oCo10 .抗凝标本凝集:应使用抗凝剂抗凝的标本由于某种原因完全或不完全凝固。11 .标本溶血:标本采集、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及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清或血浆,当标本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0.5g/1.时称为溶血,超过10g/1.时为严重溶血,可通过标本溶血比色卡肉眼判断或使用仪器判断。12 .血培养污染:临床
7、实验室应按照自身情况制定标准。如标准可为一系列血培养标本中仅有一瓶鉴定出以下菌株: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瘗疮丙酸杆菌、微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棒状杆菌或者芽泡杆菌属。一系列血培养标准指的是24h内连续采集的用于检测菌血症的1或1个以上标本。13 .标本丢失:各种原因导致的实验室没有接收到患者血液标本。(三)拒收标本不符合实验室标本接收条件且不属于让步标本。(四)让步标本不符合实验室标本接收条件且不属于拒收标本。二、影响静脉血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影响静脉血标本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根据因素能否控制,分为标本采集及运输因素、患者生理及治疗药物相关因素两大类。其中标本采集及运输因素的特点可通过实验室
8、对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先进设备的引入等措施加以规范,而患者生理及治疗药物相关因素的影响则大多难以识别和控制。(一)标本采集及运输因素1 .患者识别及标本标识:尽管国内外均建立了患者身份识别护理安全规范,但由于护理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衔接环节复杂等原因,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仍时有发生。尤其在急诊及门诊,一旦发生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身份识别错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临床医生开具手工检验申请单时,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患者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存在听力、语言、视觉障碍等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执行电子检验申请单时,采血人员未进行有效身份确认。除上述原因外,标本标识错误(无标签或标签粘贴错误等)也是导致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合格 静脉血 标本 管理 中国 专家 共识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