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六月十五日目录1、工程概况31.1工程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2、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2、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3、施工计划34、施工工艺技术34.1高填方路基施工工序34.2施工准备工作:54.3路基强夯处理:54.4填石路基施工。84.5衡重式挡土墙施工134.6高填方边坡变形观测135、安全保证措施146、劳动力计划167、相关图纸错误!未定义书签。高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设计为路床顶面以下每4m强夯补强一次,基底强夯处理,边坡片石码砌防护,平台设观测桩,路基填筑中设置土工格室的复合路基填筑形式。K26
2、+460-K26+520段、K27+980-K28+015段设计为路床顶面以下每4m强夯补强,基底强夯处理,路基坡脚处设置衡重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顶平齐面铺设土工格室一道,衡重式挡土墙顶面以上做片石码砌防护。二、施工计划开工日期6月17日,竣工日期9月8日。=.施工工艺技术3.1 高填方路基施工工序1.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路基清表-基底处理-基底强夯-填石路基分层填筑和片石码砌-路基强夯补强(路床顶向下每4米强夯补强)-铺设土工格室-填石路基分层填筑和边坡片石码砌-路基强夯补强(路床顶向下每4米强夯补强)-按设计要求循环至路床顶。2、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路基清表-基底处理-基底强夯-衡重
3、式挡土墙施工-填石路基分层填筑至衡重式挡土墙顶-路基强夯补强(路床顶向下每4米强夯补强)-铺设土工格室(与衡重式挡土墙顶平齐铺设)-填石路基分层填筑和边坡片石码砌-路基强夯补强(路床顶向下每4米强夯补强)-按设计要求循环至路床顶。衡重式挡土在地基强夯处理后进行挡土墙施To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不合格3.2 施工准备工作:首先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结合导线复测成果,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心线,每隔20M,在中心线上钉一个木桩,并在木桩端部标一个小钉,以准确控制好道路的中心线。然后根据每个中心线点,分别放出边桩线。测量人员在现场用水准仪在边桩上测出控制标高,并用红线作出标记,并以此作为控制桩以控制上料的厚
4、度和路基的宽度。其次:清表及基底处理,路基基底根据施工时的地面和地质的实际条件,按设计文件要求砍伐地面附着物,挖除所有树根。用推土机推去表层土15-20cm,清除地表腐植土、草皮或其他不宜作填料的土方及垃圾,并集中堆放在不妨碍施工的非耕地内,以备借土场、取土坑回填或复耕利用。对因挖树根、障碍物而留下的孔洞、坑穴按施工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回填、压实,以保证基底稳固。所有清理掘除工作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进行下一工序的施To3.3 路基强夯处理:本段高填方段地层层位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具备路基强夯施工条件。本工程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设计方面要求,每层强夯厚度为4.0mo路基强夯开始正式施工之前,
5、根据设计初步确定的参数,在施工现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试夯,试夯尺寸不小于2020m,以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本项目采用的各项施工参数。1.强夯设计,根据经验初步拟定强夯参数为:(I)单击强夯能级:主夯和间夯2000kN.m;满夯100OkN.m0单击击数:主夯不少于6击,间夯不少于4击,具体击数已最后1击下沉量不大于5Cm为限。(3)夯点间距:主夯和间夯正方形布置,边长为4m;满夯锤印相切。(4)夯击遍数:4遍,其中1、2遍为跳行夯击全部夯点,第3遍为间夯,即在每个主夯点之间不一个夯点,第4遍为满夯。(5)夯锤直径2.2m,底面积3.8m2,锤底静压力取41.1kPa,并设通气孔3个,通气孔直
6、径为20cmo路基强夯后,每两层布置一层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宜采用伸长率小、抗拉强度大的高强度土工格室,要求土工格室高度5cm,抗拉强度不小于200MPa,极限延长率不大于15%,满足上诉要求的土工产品方可使用。(8)满夯点位布置图2、施工工艺:场地整平一测量夯前场地高程、绘高程图、放点T第1遍点夯T夯中推平、碾压、检测一绘场地高程图、放点T第2遍点夯T夯中推平、碾压、检测T绘场地高程图T补夯T推平第3遍满夯一推平场地T测量高程T检测T竣工验收。基底强夯处理,主副夯以2000KNM的单点夯击能隔行跳打2遍,后以100oKNM夯击能进行全幅满夯2遍,当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挖4%反坡台阶
7、,台阶宽度不小于3mo在施工过程中,基本技术要求为:单点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击时点位偏位不得大于5cm,对于夯坑周围隆起过大的夯点,每点不少于4击;对于夯坑过深、起锤困难达不到要求的夯点,在强夯的过程中用反铲挖掘机填补石料补平;每一遍夯实后需用反铲挖掘机填补石料进行场地整平,并需检测碾压效果;有组织按顺序进行夯击,并进性详细的施工记录,避免偏夯、漏夯。为防止坑内积水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当天推平并及时碾压各夯点。3.4 填石路基施工。路堤填筑按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和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前根据填料情况先做试验路段,确定最合适的松浦厚度、
8、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等工艺参数和沉降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全面指导施工。四区段即路基填筑施工顺线路纵向按填筑区一一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等四个区段进行布置,每区段纵向长度视现场情况划分。采用四区段布置路基填筑施工作业区域,是为了各工序能够相对独立进行作业,互不干扰,充分发挥生产效能,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四区段具体内容如下:填筑区填筑区是已经完成场地清理和基底处理施工后,经检查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进行填筑施工作业的区域。施工中应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和汽车的载重量,计算确定后确定汽车卸土的前后的间距,保证松铺厚度符合要求。平整区平整区是自卸汽车的填筑区,专供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平整作业的
9、施工区域。平野乍业先由推土机进行粗平,将自卸汽车卸土后的土堆初步整平,形成一个大致的平整面,再由平地机进行终平,仔细将填筑面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平,形成线路中心顶面向两侧34%的横向排水坡。碾压区检验合格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进行碾压施工,专供压路机进行施工作业区域。检测区按照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已经完成压实工序施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进行压实检测的区域,专供压实密度等各项指标检测的作业区域。检测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进入填筑作业区域循环,形成新的填筑区。八流程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按以下八个步骤进行循环作业:场地清理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一一机械碾压一一检验鉴定路基整修。路堤施工中必须坚持三
10、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线,且在三线上每隔IOm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路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密实度,控制路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基上不积水。3.4.1、 填石路基的特点(1)填石料的密度决定了路基的质量。由同一种石料组成级配不同的填石料,它的干密度也因为级配的不同而不同。填石路堤施工中,室内试验确定的干密度指标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填料的干密度指标还应根据施工现场碾压的试验数据进行修正。填石料的结构类型与填石路基的密实性有很大关系,对于软质岩石,破碎率高、小粒径填料较多,容易达到密实而形成骨架一密实结
11、构。对于坚硬岩石,开挖时破碎率低,小粒径石料偏少,容易形成骨架一孔隙结构,大粒径填料起骨架作用,其间隙没有足够的细料来填充。出现较大的空隙。导致颗粒间嵌挤锁力减小。(3)填石料的压缩变形与普通土性填料相比较。填石料的压缩模量大,而普通填料的压缩模量一般较小;填石料的这种压缩模量大的性质就决定了填石路堤变形小,且变形发展快,一般在施工期就能完成大部分变形。(4)填料粒径较大时,由于均匀性差,易产生离析现象,导致路基不同部位密实度有很大差别。压实过程中,石料有可能不断地被压碎,改变原有的料径组成,从而影响路基密度、强度及稳定性。若填料的岩性、强度、抗风化程度以及吸水性不同时,即使石料的粒径相同,其
12、在路基施工中的工程性质也会有很大的差异。3.4.2、 塌斗要求(1)用于路基主填区的岩石填料,其最大粒径对于硬质岩石不应大于50cm,对于较软岩石不应大于30cm,对于软岩石不应大于20cm,对于极软岩石不应大于10cm。用于路床回填的岩石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8cmo用于边坡码砌的岩石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80cmo用于路基主填区岩石填料中2cm以下的细粒料的比例不低于10%,一般应为10%40%;大于20cm的巨粒料的比例不应高于40%o(3)用于边坡码砌的岩石填料,30cm以上的巨粒料比例不少于70%,填隙用的中粒料粒径应大于IoCm,其比例不应超过30%o(4)用于路基主填区的岩石填料,
13、不均匀系数应为540;用于基底、路床、结构物回填和边坡时,不均匀系数宜为1020o路基主填区可用各种符合要求的填料填筑,但不应采用细粒土和填石混杂或夹层填筑。细粒土用于填石路基的上部时,应在两层之间设过渡层,过渡层厚度为3050cmo细粒土不宜用于填石路基的下部填筑。根据本合同段路基土石方量大的特点,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级配较好的硬质岩块做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o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0.4m,以保证路基密实度,避免由于石料之间存在空隙,而造成路基下沉。路床顶面以下50cm填料粒径选用不大于IOCm的级配砂石料,并分层压实。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
14、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推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填,石屑找平;当石料级配差、粒径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嵌塞石硝、石屑,直到将空隙填满。当用人工铺填粒径大于25cm的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朝下,小面朝上,摆放平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填石路堤的填料如果其岩性相差较大时,则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水田或软土地区的填石路堤在处理完地基后再将石块铺填于路堤下层,先填大块石料,再用小石块或石硝嵌缝,找平后压实。3.4.3、 填石路基的边坡码砌填石路基的边坡码砌对石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边坡码
15、砌要在路基强夯填筑高度达到IOm后开始进行从底部向上进行,码砌工作面距路基强夯填筑工作面的高差应10m,以保证强夯震动不对码砌边坡造成损坏。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o填石路基边坡码砌,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分化的石料,粒径大于30cm并尽量规则,码砌石块尽量紧贴、密实,无明显空洞和松动现象,砌块间承力接触面稍微向内倾斜,石块应交错搭接,相互咬合,不得产生通缝,分层处砌块应交错连成一体。路堤边坡急流槽在边坡码砌过程中同时施工,每40m设1道,断面为宽40cm深20cm,壁厚30cm的M7.5浆砌片石。急流槽底部砌成粗糙面,嵌入坚硬小石块用以消能和减少流速。3.4.4、 填石路基的摊铺填石路堤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石料摊铺采用渐进式摊铺法进行施工,运料汽车沿指定的石料运行线路,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按水平分层的方法逐渐向前卸料。首先摊铺出一个40m左右的工作面,用大功率推土机进行初平,填料向前推移的距离不宜小于3m,随后运来的石料直接堆放在摊铺初平的表面上,再由大功率推土机向前摊铺,随时整平,堆料和摊铺同步进行。摊铺时人工进行局部找平、局部补充细料,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