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各项作业的安全管理,强化对较大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3定义危险作业指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财产损失的,具有较大风险需采取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进行作业的活动。4职责4.1 安全、环保、职业健康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4.1.1 提出公司危险作业总体安全管理要求。4.1.2 负责危险作业的综合监督、考核工作。4.2 所属部门4.2.1 安环部部按照领导小组工作部
2、署,开展危险作业管理工作。4.2.2 其它部门为危险作业许可制度的实施部门,负责落实、完善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2.3 危险作业部门填写危险作业许可证,报安环部审批后方可进行作业。4.2.4 安环部做好危险作业许可证的整理、归档工作。5核心要求5.1 危险作业的识别范围的主要危险作业包括:5.1.1 危险区域动火作业5.1.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5.1.3 能源介质作业5.1.4 高处作业5.1.5 大型吊装作业5.1.6 交叉作业5.1.7 其他危险作业作业领导小组对上述危险作业做到全面监管,安环部对具体作业进行审批、许可、监管、登记,作业实施人员必须按相关安全规范要求进行作业。5.2 各
3、项危险作业必须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5.2.1 申办危险作业许可证的程序(1)由作业或被作业部门指定专人向安环部提出申请。(2)危险作业许可证由公司安环部签发并进行监督,注重时效性。5.2.2 危险作业许可证的内容(1)危险作业许可证应注明作业内容和作业的起止时间。(2)应规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和作业区域。(3)需通知的相关部门和具体的防护要求。(4)作业负责人和作业监护人。5.2.3 危险作业许可证的使用要求(1)严格遵守作业的起止时间,如超时应及时补办相应手续。(2)对作业区域应有明确的警戒标识。(3)防范措施应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规定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4)作业监护人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和做其他工作。(5)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按防范标准清理作业现场,通知相关部门撤除警戒标识,并及时向主管人员汇报作业完毕。5.2.4 作业涉及到公司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时应进行风险评价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53公司对各部门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督要求53.1 动火作业:所有需在禁火区进行的电焊、气焊、气割、切割、磨光等产生明火的作业。(1)领导小组应建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关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2)各部门可根据原材料存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火灾危险程度,对动火作业实行分级管理。(3)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区域内任何禁火地点动火(使用电焊、气焊、铝焊、塑焊(重点部位塑焊)、喷灯、电炉、火炉、明
5、火),均必须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4)动火作业执行人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后,在工作地点与动火负责人、动火监护人共同验证、并对现场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在有气体分析时,确认分析后无异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方可动火。(5)动火的一般安全要求1)凡在贮存、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管道、设备、容器上动火,必须首先切断物料、加堵盲板,经清洗、置换后,作气体分析,当检测含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动火;2)动火者进入有毒物质的管道、设备、容器内时,可燃气体含量不仅要满足上述要求,同时罐内有毒物质浓度应在卫生允许范围内,氧含量在18.5%22.5%;3)动火取样气体分析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如动火工作中断半小时
6、,必须重新取样分析;4)动火地点采用了机械通风或受机械通风影响,现场人员应随时观察了解生产的物料或通风情况有无异常,出现异常要立即停止动火,查明原因;5)动火现场的杂物、可燃物质应清除干净,配备水管和灭火器;6)动火时,电焊、氧气焊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7)高处动火应采取防止火星飞溅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防火措施;8)严禁带压、带料动火;9)动火监护人在动火完毕,应待火源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动火现场。5.3.2有限空间作业:进入设备内部;进入专用管道、地沟、地井、烟道;进入专用贮料池等,进行检验、检测、维修、养护等。(1)必须保证要进入的设备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不允许采用关
7、闭阀门、加水封等办法代替),并清洗、置换。作业单位要做好严密的劳动组织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由设备所属单位对将进入设备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2)进入设备作业前,由设备所属单位进行可靠的置换冲洗,确保清除干净,经检测取样分析,符合安全要求后由安环部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3)特殊情况需在不置换的情况下进入设备短时间作业,必须由设备所属单位第一负责人在危险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并亲临现场加强监护,使用防爆工具,佩戴长管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以及其它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确保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完好。(4)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进行通风换气,并保证对有害气体浓度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作业 安全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