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CropBreedingScience)课程代码:231010058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60/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6学时)需预修课程:植物遗传学适用专业:适用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以增进人类福利为前提,研究作物经济性状遗传改良为目的的应用学科;是研究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作物生产水平,基本上是通过作物的遗传改良和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两个相互结合的途径来实现的。前者属于作物育种学所研究的内容,后者则主要属于作物栽培学所涉及的范
2、畴。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植物种质资源,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改良作物品种的遗传素质及群体的遗传构成,以创造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熟期适当和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甚至新的作物,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选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掌握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并掌握现代作物育种理论与实践体系。结合实验、实习
3、等环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作物品种选育工作的能力。3 .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要求2和4。熟练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的方法,了解作物育种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对作物育种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作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 .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5 .品种的概念和特性;6 .优良品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教学要求:领会作物育种学所研究的内容及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作物育种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
4、对于品种DUS的理解与应用。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讲课4学时;实验O学时)教学内容:1.作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7 .自交和杂交的遗传效应;8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教学要求:1 .领会作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及花器构造不同在新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中去雄的隔离的方法;2 .理解依据不同分类依据,对品种分类的现实意义;3 .熟练掌握不同类型品种的育种特点。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各类品种的特点及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难点:作物的几种特殊繁殖方式的繁殖机理及应用价值。第二章种质资源(讲课2学时;实验O学时)教学内容: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2 .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及利用;3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5、;4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5 .种质资源的鉴定研究和利用。教学要求:掌握种质资源的类别、收集和保存方法,深入理解“如果没有种质资源要选育新品种只能是纸上谈兵”。本章重点、难点:重点: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难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育种及引种中的实际应用。第三章育种目标(讲课2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1 .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2 .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教学要求:深刻理解选育新品种前制订育种目标的重要性。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难点: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定合理的育种目标。第四章引种与驯化(讲课2学时;实验O学时)教学内容:1 .引种的意义和成果;2 .引种的基本原理;3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育种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