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docx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摘要】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框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提供了稳固的支撑。马克思实践观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后来的完善,在此阶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唯物主义哲学进行了完善,实现了历史论与自然观之间的有机融合,以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之间的哲学统一。实践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国内外对于实践这一范畴的关注度也逐步加深。然而,与之相应的是实践越来越被简单化和庸俗化,从而产生了“泛实践论”的发展趋势,将本来不属于实践范畴的活动也强加于实践,似乎实践才是真正的本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发展过程的总结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掌握实践概念,纠
2、正思想。【关键词】实践;劳动;实践观实践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该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就成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人们抵制泛实践论、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守旧主义等极端思想的入侵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就显得越发重要,了解“实践”的发展过程和逻辑思路就成为当前的主要目标。马克思实践观念大致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博士论文时期、莱茵报时期、德法年鉴时期以及德意志形态时期。这个阶段是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诞生并在革命实践中发展和丰富的重要时期。马克思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工作,将自身命运与共产主义事业紧紧相连。在此基础上,它逾越了黑格尔的辩
3、证唯心论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性的唯物论框架,孕育并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从而铸造了一个源于实践的新的世界观。一、由理论批判转向对物质利益难题的研究从古希腊时代开始,传统西方哲学家们追求的是普遍的、永恒真理。但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再到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家们对于实践都在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科学、实践科学、艺术三大部分。他把纯粹的形式看作是最高的知识,这类关于“善”的知识具有神性,其重要性要高于实践科学和艺术。康德将实践一分为二,有关“自然”的实践属于技术实践,有关“自由”的实践属于道德实践。技术实践以因果性为原则,道德实践以“理念”为原则并且超越自然
4、因果性,最终达到“自为”的状态。黑格尔批评康德把主体与客体进行的分离做法,提出要运用实践将二者再次结合,但是黑格尔的实践只不过是绝对精神自我扬弃的环节。费尔巴哈将客体引入对实践的论述,将前人的观点进行唯物主义的改造,认为实践应当从“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1由于当时封建势力对群众的压迫,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主要对古希腊时期的伊比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以及怀疑论哲学进行了研究。上述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注重个人的自我意识,当时马克思也受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影响。与之相应的是,伊比鸠鲁的无神论观念也契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在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通过原子的自动偏斜来说明人
5、的自由意志从而反对宗教对人们的精神高压。并且主张哲学和现实二者之间的统一。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时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但却又不同于二者。黑格尔认为世界从属于绝对精神,但马克思强调了自主意识对现实的能动作用;青年黑格尔派则将思维和存在割裂,只是单方面的强调个人意志的作用,尤其是精英意志的作用,但马克思主张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2。在此阶段,马克思虽仍受限于唯心主义的框架,主要是将哲学视为批判性工具,并未明确阐述其对于实践的深入理解。然而,此时的他已逐渐钻研哲学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他主张“哲学实践的本质在于其理论性”以及“实践是哲学实践”。同时,他强调了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垣实世界的
6、重要性。马克思在莱茵报任职期间,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结合,从而在哲学和现实之间建立起了纽带,并且认为“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把关注的焦点转向到了现实中的实践领域。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等文章中,揭露了书报检查制度只是为当局者服务的幌子。他认为出版物不是高层权贵的私人物品,而应该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的生存状况和诉求,是真理的表达。在关于林木盗窃法中,人民大众的利益被林木所有者所取代,此时的马克思从理性出发,对国家和法律进行批判。可以看出这时的马克思还是以“客观精神”为出发点对现实给予批判,但是他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对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理性与现实中的矛盾使得马克思对原有的哲学信仰产生了动摇,为了
7、论证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猜想,马克思批判地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并将自己的观点沿着唯物主义方向深化了。“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他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3在马克思看来,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真正组成部分,国家只不过是更高形态的家庭和市民社会而已。青年黑格尔派错误地认为只需将人从宗教的压迫中解救出来就可以实现人类解放。由此,在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指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在这样的社会中,获者不劳,劳者不获,上层贵族坐享其成,劳苦大众却受尽屈辱,所以劳动人民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现实的彼岸。因而产生压迫的根源在社
8、会关系中,而不是在宗教中,只有将无产阶级和哲学结合起来,人类解放才能代替政治解放。虽然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实践理论仍受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影响,他的社会问题理论仍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出发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马克思的思想已经在多个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超越了费尔巴哈的观点。首先,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对宗教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对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的观点不仅仅停留在宗教批判,还拓展到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和使命的阐述,这为他的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马克思对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标志着他从思辨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实践 形成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