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docx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五苜教学设计(3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自读、齐读、配乐读,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 .通过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3 .通过背诵默写,尝试恰当引用诗句增加文采。教学筮难点,通过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朗读五首古诗老师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可以标注一下字音和朗读中的停顿。现在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停顿读清楚。2 .积累文学常识这篇课文选择的5首古诗是编者按照诗人生卒年先后来排列,请同学们看一下,学习古诗文,需要了解作家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这个表格里的内容,请大家重点关注诗人的姓名及其生活
2、的朝代。源名诗人朝代生卒年诗歙的体长建岛州台歌陈子跖唐661-702古体诗杜甯唐712-770古体诗钱飞来峰王安石宋1021-1086绝句游山西村一游京1125-1210律诗己文杂诗(其五)鬓白珍清1792-1841绝句我们还要了解这五首诗的体裁。登幽州台歌题目中的“歌”指的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属于古体诗。主古体诗不要求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登幽州台歌前两句为五言,后两句为七言,比绝句和律诗都要自由。望岳也是古体诗,每句五言,被称之为五言古诗。登飞来峰己亥杂诗是绝句,游山西村是律诗。律诗通常每首8句,每两句为一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句为尾联。我们将用三个
3、课时来学习这篇课文1第1课时我们来学习望岳。第2课时我们来学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第3课时我们来学己亥杂诗(其五)和游山西村。设计说明:本课共有五首诗,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先扫除字音障碍,明确诗歌体裁等基本内容。结合注释,了解内容1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古代诗歌五首中的望岳。诗题“望岳”是登上泰山游览的意思吗?明确:“岳的意思是高大的山。中国有五大名山,我们习惯上总称这五大名山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高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为五岳之首,题目中的“岳”指的就是泰山。补充: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土,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
4、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小结:望岳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望泰山时的所见所思。批注A1J:修改:先了解内容,再概括视角。作者望见了怎样的泰山呢?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里泰山的?2 .这首诗的标题是“望岳”,“望”字是诗眼,引起了整首诗的内容,同学们读出诗人望着不同视角了吗?从这些视角中,作者望见了怎样的泰山呢?诗句中蕴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I请同学们自读诗歌,圈划出相关词句并结合注释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一预设: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里岳的第一印象是齐鲁青未了”,即泰山横跨齐国和鲁国,青色的峰峦连面不断。根据这
5、个意思,可以推断诗人写的是远望泰山所见的景象。再联系第1句诗“岱宗夫如何”来看,诗人先是自问,泰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然后自答:齐鲁青未了,他这个自答显然是根据泰山看到一片绵延的青翠而做出的推测。这山势如此高大如此壮丽,相比是横跨“齐鲁”两个国家吧。(诗人初见泰山时,不可掩饰的惊叹与仰慕之情。)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一“神秀”二字交待了诗人望见的泰山的特点一神奇和秀丽,而这种神秀之景,诗人认为是大白然所为。造化是大白然。在诗人笔下,大自然仿佛特别青睐泰山,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此。“阴阳割昏晓”还是写诗人望见的泰山景象,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面为阴,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灰
6、暗,景致截然不同。诗人对眼前所见景象的感受集中于一个“割”字,山南山北一“昏”-“晓”两个天地像被锋利的刀剑割开一样。一个“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参天矗立、遮天蔽日的雄姿.(诗人对泰山的热爱之情)细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一这两句的意思是层云升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看鸟儿飞回山林。诗人望见了云卷云舒,诗人也望见了飞鸟归巢。将层出不穷的云气尽收眼底,凸显出泰山的高峻。时已薄暮,鸟儿纷纷投林还巢。(诗人的“决毗而望”尽显诗人被泰山雄伟壮丽景象的赞叹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这两句始终表达了诗人登顶泰山的愿望。“会当”意为“终要”“定要”、“凌绝顶”意为登上顶峰。两句诗的意思是
7、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而俯视天下的群山,“众山小”是诗人怀想自己站在泰山之巅俯瞰众山的感受。以众山之小显泰山之高。小结:整首诗一共8句,前六句是实写诗人望见的泰山,后两句写的是想象中登顶后望见的泰山。无论虚实,都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雄伟、神秀,这就是诗人望见的泰山。诗歌前4句并没有提到“望”,句句写泰山之景,而句句都是望的结果。可谓岳中含望。后4句诗人用“决眦”“一览”这两个词语表达“望”的意思。就在每一句的望中含着“岳”,望岳一诗被后人誉为泰山之绝唱,确实绝妙。这首诗的开篇作者就用了问答的形式,写出了作者的兴奋和惊叹之情。而当中四句则表现出诗人对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神奇秀丽的景色的赞美之情,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 古代 诗歌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