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x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容,做好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基本制度。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一)涵义。是指导和规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性要求。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感控涉及的
2、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二)基本要求。1 .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2 .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后者主要适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3 .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
3、级、各部门及其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4 .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5 .规预检分诊工作,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措施。将发热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以及其他季节流行性感染疾病症状、体征的就诊者纳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将基于特定病种、操作和技术等的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纳入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二、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一)涵义。是医疗机构根据感控工作需要,对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数据信息开展收集、分析、反馈,以及依
4、法依规上报等活动的规性要求。(二)基本要求。1 .制订并实施可行的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管理规定,主要容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的类型、指标、方法以及监测结果的反馈等;明确监测责任主体、参与主体及其各自职责;强化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履行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义务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2 .为开展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提供物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积极稳妥地推动信息化监测工作,并将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的监测质量、结果评价及数据利用等纳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体系。3,加强对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及效果评价。4 .完善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多主体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反
5、馈机制,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监测结果能够有效应用于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的实践。三、感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一)涵义。是医疗机构中各相关主体自觉、有效、规地执行感控标准预防措施的规性要求。(一)基本容。标准预防主要包括手卫生、隔离、环境清洁消毒、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安全注射等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资源配置与经费投入,以保障感控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不得以控制成本和支出为由,挤占、削减费用,影响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1 .手卫生。(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据标准预防的规定和诊疗活动的需要,合理配置手卫生设施、持续推动和优化手卫生实践的规性要求。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等标准和规的
6、要求,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手卫生制度,全面推动手卫生的实施。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实施、监测和考核等工作;定期开展覆盖全体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I,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临床科室是手卫生执行的主体部门,日常实施自查与监督管理。根据不同部门和专业实施手卫生的需要,为其配备设置规、数量足够、使用方便的手卫生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液,以及手卫生流程图等。重点部门、区域和部位应当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建立并实施科学规的手卫生监测、评估、干预和反馈机制,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2 .隔离。(1
7、)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过程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感染传播风险,依法、规地设立有效屏障的规性要求。隔离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明确或可能的感染传播能力的人员,对其按照感染源进行隔离;另一类是具有获得感染可能的高风险目标人员,对其进行保护性隔离。隔离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行为屏障。物理屏障以实现空间分隔为基本手段,行为屏障以规诊疗活动和实施标准预防为重点。(2)基本要求。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特点,制订并实施本机构的隔离措施管理规定。对需要实施隔离措施的患者,应当采取单间隔离或同类患者集中隔离的方式;对医务人员加强隔离技术培训;为隔离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隔离患者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 感染 预防 控制 基本 制度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