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首》赏析.docx
《《元曲三首》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曲三首》赏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9元曲三首导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口月之光的“离骚当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之慨时。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一元曲,在通俗而又诙谐的作品中感受艺术另一番风景。作者简介1 .马致远马致远(125071321?),名不详,晚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写黄粱梦杂剧。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元人称道
2、士做神仙,他实际是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全真教的信徒。录鬼簿说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作品除散曲外,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2 .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约1300年),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大约生于金宣宗贞祐、元光之间(12131222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年)。元朝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是元代杰出的戏曲家。他精通音律和戏曲艺术,能吟诗演剧,歌舞吹弹。又由于他长期深入民间,常生活在妓院和剧场之中,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于是创作出一批“帽烂百代”的作品。他
3、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曾是当时一个杂剧创作团体玉京书会的领导人。著杂剧六十多种,今存18种,著名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他是元杂剧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堪称元曲中的巨擘。其曲辞“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为元第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不仅是杂剧大家,也是散曲大家。今存套数13套,小令57首,内容多为抒发抱负,述说身世或描写男女恋情、离情别绪,时而悲歌慷慨,时而风流艳冶。语言通俗,既自铸伟词,又擅用口语。小令以活泼婉丽见长,散套有豪爽淋漓之慨。最著名的作品是一枝花不伏老3 .雎景臣睢景臣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根
4、据一些材料推定他大约是生活在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据钟嗣成录鬼簿说:景臣大元大德七年从扬州来到杭州才和他相识,知道他很爱读书,心性聪明,精通音律。当时杭州的曲家都用高祖还乡的题材作套曲,以睢景臣所作的最新奇,压倒各家的作品。他还著有杂剧屈原投江、莺莺牡丹记等三种,都没有流传下来。创作背景1.蟾宫曲叹世在元代,读书人从总体来说是被边缘化了。他们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地位,被挤到了有“艺却无处可卖的境地。加之马致远此时正遭贬谪,从官位跌落为百姓是他所要面对的无情的现实,世态炎凉给他的沉重打击是不难想象的。于是,历史事件就成了他宣泄对现世牢骚的手段,感喟世道无常、人生如梦的作品便由心而出。
5、元曲把爱情审视的目光,由理想化了的少数人转向了具有生活本色的多数人,由单纯审美变为审视世俗,审视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现实世界。此由即以代言体抒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3.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在元代,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列在蒙古人、色目人之下,知识分子的地位更是低下,有“九儒十丐”的说法。Ifc外,元朝皇帝每年都要回上都一次,所以,虽然刘邦的时代距离元朝已很遥远,可是元曲作家们却一度举起了“高祖还乡”的创作热潮。这套套曲虽是写刘邦,却把刘邦这个皇帝典型化了,作者蔑视、斥责的就不止是历史上的刘邦,所表现的是人民群众敢于对强大统治者的挑战,这是它的积极意义所在。知识链接1 .关于“宫调”:我国历
6、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2 .散曲特点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此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领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
7、其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如雁儿落带得胜令卜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它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3 .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4 .元代散曲创作:以元仁宗延祐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北方,后期则向南方转移。前期散曲多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薄,对封建礼教的藐视,对山林隐逸生活的赞颂,对男女爱情的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曲三首 元曲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