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祈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ocx
《“桑林祈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林祈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黜断雨关I礴研究熨商之际,持续几年干旱,危及了刚刚建立的商政权。商王统治集团采取了积极救灾措施,诸如铸造金币、推广“区田法”等,此外还有著名的桑林祈雨”等。根据文献记我,桑林祈雨”是在干旱持续数年后才采取的祭祀活动。但是,后世对“桑林祈雨”故事津津乐道、大书特书,而真正起到实质性作用的“区田法”以及其他措施被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桑林祈雨”渗透了天命观,突出商王拥有与神沟通的能力,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统治者借此说明商朝建立和商汤统治的正当性,目的是巩固王权。一、桑林祈雨(一)旱灾连年夏商之际,旱灾盛行,史书上亦有记载,如国语周语上“昔伊洛竭而复亡
2、。(1)徐元造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27页。墨子非攻下逮至乎受王桀,天有酷命,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鬼呼国,鹤鸣十夕余。”(2)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第147-148页。吕氏春秋慎大也有“商涸旱,汤犹发师”的记载(3)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第356页。此次旱灾持续时间很长,波及面很广。旱灾时间或有“五年之说”,如墨子七患“股书曰:汤五年早;”(4)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第28页。吕氏春秋顺民“五年不收”(5)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第200页。除“五年之说”外,
3、还有“七年之说”,如庄子秋水“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6)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1300页。荀子富国“汤七年旱。”(7)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150页。左传正义引书传“汤伐桀之后,大早七年。”(8)春秋左传正义卷3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947页。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亦云“汤时大旱七年”(9)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5页。今本竹书纪年也有类似记载(10)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十八年癸亥,王(商汤)即位,居亳。十九年,大旱。”“二十年,大旱。二十一年
4、,大旱二十二年,大早二十三年,大旱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参见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17页。可见,夏末,天下大旱,商汤灭夏后,旱灾仍然肆虐横行。面对如此困境,在大旱五年或七年后,商汤举行了隆重的祈雨祭祀活动,这就是著名的“桑林祈雨。(二)“桑林祈雨”活动“桑林祈雨”的故事,史书屡见。如荀子大略:汤早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包苴行与?海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11)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第595页。尸子君治:“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着布衣,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林
5、之野。当此时也,弦歌鼓舞者禁之。(12)汪继培辑:尸子卷下,清嘉庆十七年刻本(湖海楼丛书),第12页。吕氏春秋顺民对之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天大早,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日: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朝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13)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第201页。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也有类似记载:汤时大早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日: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1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
6、第665页商汤通过隆重的祭祀活动,感动了天帝,最终求得大雨。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以下信息:商汤祈雨的地点是桑林,祭品是自己(人牲),祭祀方式是焚烧,祭祀对象是上帝鬼神。对之,我们逐一加以分析。(三)“桑林祈雨”探析1 .桑林之社商汤祈雨于桑林,桑林在何地?左传襄公十年正义引书传作汤祷于桑林之社。(15)春秋左传正义卷31,十三经注疏,第1947页。帝王世纪也有汤祷于桑林之社。”(16)皇甫谧撰,徐宗元辑存: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第65页。可见,桑林是商人之社(17)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6-90页。“社”的起源很早,它的最早形态是先民们对自然土地的崇拜。
7、土地生育万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故而先民会定期向土地报德祭祀。正如白虎通社稷所记载的“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18)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83页。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公如齐观社。”东汉何休注日:“社者,土地之主,祭者,报德也。生万物,德至厚,功至大,故档春秋故祭之,天子用三牲,诸侯用羊豕。”(19)春秋公羊传注疏卷8,十三经注疏,第2237页。但是,土地广阔,不能遍祭,于是,先民就封土为社,以之代表土地之神,正所谓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20)白虎通疏证,第83页。正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祈雨 及其 相关 问题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