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及问题域转向.docx
《劳动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及问题域转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及问题域转向.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劳动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及问题域转向“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历史征程创建初心使命的基本教育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纳入学生全面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设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将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J反思劳动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聚焦劳动教育研究的中国问题,对于劳动教育研究的守正创新,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演进脉络我国劳动教育研究始终关注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中被弱化的
2、不利局面,致力于夯实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70余年中,劳动教育研究脉络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劳动教育研究的探索阶段(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劳动教育被列入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旨在转变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观念。学者们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应然理想,疏于对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和实践模式的研究,致使实践界在处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中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一度陷入“以劳动代教育”“以生产代学习”的误区。(二)劳动教育研究的调整阶段(19781998年)这一阶段,劳动教育的思想改造功能被
3、淡化,提升技术技能的作用得到强化。有学者指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劳动教育更多带有职业准备、职业训练的特点。个别学者出于全社会对学习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曾经提出劳动教育影响教学质量应废除的极端主张。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中找到价值指引。有学者提出现代科学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这两个独立过程的结合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这种互相关联、互相依赖的状态。”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劳动概念入手,提出劳动教育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单纯的体力劳动逐步过渡到体力和脑力相结合。在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无产阶级的劳动教育有自身独特的道德与审美意义,劳动教育应该囊括生产知
4、识与劳动观念两方面内容。这些理论成果为巩固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供了学理支撑,推进中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的颁布实施。尽管劳动教育在这一时期开始重回正轨,但是在实践中明显被弱化。(三)劳动教育研究的充实阶段(19992012年)我国跨入21世纪的第一个甲子,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列入素质教育目标。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劳动与技术教育”规定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模块之一。有学者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技术教育范畴将会弱化劳动教育所
5、蕴含的改变学生劳动观念、态度的独特价值。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劳动教育长期被忽视的局面。理论界主要沿着两条路线探究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效路径。一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着眼于培育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尝试构建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模式。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下探索劳动技术教育有效教学。黄济先生和瞿葆奎先生就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展开高端学术对话,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这一阶段,学者们致力于提升劳技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但是对劳动价值观的重视不足,致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界表现出窄化、异化劳动教育的倾向。劳动与
6、技术教育的“劳动”属性被淹没。(四)劳动教育研究的再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劳动、劳动者等议题进行重要阐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研究重新展开两条线索,前文提及的第三阶段的两条路线走向融合。首先就是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学者还尝试借鉴STEM或STEAM模式,编写劳动技术教材.、设计主题活动。这是其中的一条线索。另一条线索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把劳动教育研究引
7、入高潮。2022年4月我国首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与提高学生劳动能力两大领域整合为劳动核心素养。二、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经验反思(一)是否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基本遵循,从根本上决定着劳动教育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兴盛阶段正是学者们致力于探索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精神实质的时期,那些能够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重要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置于所处时代经济和社会运行与发展基本特征、基本规律的文化脉络中进
8、行深入探究。其二,在现代社会“用全面发展的人来代替片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迫切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只能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其三,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表现全部能力的机会。马克思在物化劳动理论中深刻阐明,唯有通过劳动,人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本质力量和体力物化在劳动的产品中。其四,科学合理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要有利于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还要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造。(二)从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高度,建设劳动教育独立的育人体系是劳动教育研究的关键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确立培养人才的政治属性和方向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教育 研究 中国 经验 问题 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