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鉴赏教学实录.docx
《初中古诗鉴赏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古诗鉴赏教学实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初中古诗鉴赏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巩固诗词背诵,了解著名作家生平,诗词背景及诗的风格。2、理解古诗词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品析鉴赏诗词,学习和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3、在欣赏中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热爱诗歌,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学会品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二、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
2、讨诗词中常见的感情。(板书诗歌常见思想感情)古人常说,“诗言志,诗言情”。在我们初中阶段所接触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常见的情感主题呢?你最喜欢哪一类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举例说明。不清楚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生1:我喜欢寄情自然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师:(板书寄情自然)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呢?生1:隐居的恬淡闲适的心情。师(点头):很好。此句还表达了什么情感吗?生2:热爱自然,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师:对。也表达了陶渊明的旷达心胸。还有这样的诗句吗?按作者名句情感的格式来回答。谁补充?生3: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赞美了早春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师:是啊,早春,
3、这是春天的开始,生机勃勃怎能不唤起人们心中的希望呢?还有吗?生4: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着云起时”写出了诗人悠闲淡泊,超然物外的思想。师(微笑):我也很喜欢这诗句,包含了人生到了绝境也要有信心,不能失望的哲理。还有那类主题?生1:思乡怀人:李白“此夜曲中闻白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师:(板书思乡怀人)谁还补充。生2:苏轼水调歌头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乐观旷达的胸怀。生3:崔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浓重的乡愁,悠悠不尽。师(鼓掌):大家说得很好。在再看看其他类别。生1:长亭送别。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生2: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4、谁人不识君”,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师:这是高适的别董大的名句。那王勃的名句呢?生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鼓励友人,昂扬乐观。师:(板书长亭送别)同学们以前学的真不错。再说说其他主题。生1:建功立业。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勤归无计”,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愤懑以及思念亲人之情。师:(板书建功立业)这类主题还有那些代表?生2: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生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苏轼豪迈的报国之志。师:还流露了壮志难酬的遗憾。大多数边塞诗都表达了这一主题。还有其他主题吗?生1:忧国伤时。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含蓄的.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
5、愤。师:(板书忧国伤时)请再举个例子。生2: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准确。这些也正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共有的情感检验,它们曾孕育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三、揣摩诗歌中的情感。师: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那么我们在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诗词的情感脉络呢?生1:可以从修辞上来分析。生2:可以从表现手法方面来鉴赏。师(点头):对,这是主要的方法,还有其他角度。我提示一下:第一,知作者,明主题。(并板书)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下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才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
6、如果能够了解这些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高屋建飙(居高临下)地分析了,你能谈谈所了解的某位诗人吗?生1:杜甫,忧国忧民,从“三吏”、“三别”、春望看出,其诗沉郁顿挫。师:通俗点说就是,深沉蕴籍,感情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深挚。生2:陆游、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心怀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诗风雄浑奔放。师(兴奋微笑):精辟。,还有呢?生3: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光,闲适恬静高洁傲岸,诗风朴素自然。生4李清照缠绵俳恻。生4:李贺忧郁愤激。师:初步了解了诗人的风格,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方便,但要注意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的写作的主调,也还有例外。李清照,婉约词派的代表,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古诗 鉴赏 教学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