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思路.docx
《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思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思路一、产学研教育及其意义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产学研合作教育肇始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1906年推行的世界上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据资料记载,赫尔曼•施奈德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只靠大学教学和实验室是不够的,他们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于是,他提出“学工交替”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并受到广泛关注。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学院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按照“学习一工作一学习”“学校一企业一学校”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他们认为这种合作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也能促进学生个性、身心、能
2、力和人格和谐发展。这一做法首次将合作教育功能从单纯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合作教育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而且把它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学习的全过程联系起来。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正式将合作教育定义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形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创新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196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为这种独特的培养教育模式奠定了发展的基石。此后,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产学研合作
3、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课程学习之外,还有科学研究方面和企业实践方面的学习和任务;德国倡导大学教育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英国大学则实行工读交替制,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部门工作一年或两年,这已经成了制度。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标志着合作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现在的模式。可能最重
4、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教育家爱德华•希尔斯在学术的秩序中论述了面向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大学必须“走出其象牙之墙”。它必须走进街道、车间和办公室。必须把街道和车间带进大学。必须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大学必须承认,学习不能仅仅在、甚至主要不是在图书馆、实验室、演讲厅和讨论班上完成”。必须对学生的“校外经历”赋予学分。“挡在挣钱与学习之间的墙”必须拆除。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合作教育。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会,也即中国产学合作教育
5、协会,有130多所高校和20多个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组成,遍布全国20几个省市,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民间组织的试验,走上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阶段。并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行和加强,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所谓产学研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科研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
6、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与获取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为主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研合作、多向参与实施的工读结合方式,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从高校角度,它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实现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
7、、生产实际技能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从企业角度,在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中,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选择企业合适的人才;从科研单位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效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联合,同时实现了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从社会层面,能够节约社会资源。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面向市场,面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现实。高等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内的实验室模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优良素质、综合
8、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具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教育对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来说,意味着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是内部强化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外部紧扣社会发展步伐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优势(一)“艺术管理人才”的相关思考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行为的发出者,即艺术的管理者。要搞清这一内涵,首先要明白的是“艺术管理”活动内涵及属性。“艺术管理”绝不是“艺术+管理”那样简单,“艺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艺术 管理人才 培养 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