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docx
《重庆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一、基本形势(一)影响和风险。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地、长江上游地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地形起伏、江河纵横、气候环境复杂、气候变化脆弱性高。1961年以来,重庆市气候呈变暖趋势,年平均气温增速为O1C1O年;近年来暴雨、高温、干旱、连阴雨、强降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趋势。气候变化已对我市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并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等诸多领域构成挑战:农业种植方式和作物布局改变,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增多增强;与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
2、事件相关的健康风险增加、媒传疾病增多,并可能诱发多种过敏性及慢性疾病;洪涝干旱、水资源安全风险明显上升;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建设运营环境变化,易导致安全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降低;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容量和消费需求改变,进而通过产业链影响敏感二三产业布局和运行安全,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广度深度将进一步扩大。科学把握气候变化规律,有效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是科学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重
3、庆亟需有序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防范气候变化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损失和损害。(二)现状与形势。面对复杂的气候变化态势,重庆市积极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部署。“十三五”以来,全市气候变化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由地面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垂直观测站、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指挥车组成的地空天三位一体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开展重庆气候变化事实监测、预估和影响评估,初步分析评估了区域人为碳排放、自然碳通量,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积极推动气候资源经济转化
4、。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市推进“治水、育林、禁渔、防灾、护文”,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推进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清水绿岸”“四山”生态治理,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4%,较2015年提高9.6个百分点。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完善,全市已建成海绵城市421平方公里,不断推动长江生态修复,扮靓“两江四岸”。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不断完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职业病救治设施体系。相关试点示范扎实推进,璧山区、潼南区不断深化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璧山区、北僭区
5、、渝北区、黔江区、武隆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武隆区、广阳岛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重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主城都市区重大基础设施的气象灾害防范预警能力有待提升;山区库区面临生态敏感脆弱区域覆盖面积大、气象灾害威胁深远等挑战。全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能力建设仍显不足,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现有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不足以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美丽重庆目标实现。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
6、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美丽重庆建设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的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损失,推动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高水平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高质效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二)基本原则。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
7、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风险,坚持预防为主,树立底线思维,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分析研判气候变化长期缓发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努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坚持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采取合理有效的适应举措。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结合,通过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有效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气候变化综合适应能力。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将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部署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全社会、各领域、各区域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格局。统筹考虑我市生态格局
8、、各区域城乡发展水平等,因地制宜部署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重点任务。构建区域协调、面上统筹、各地区侧重不同的适应气候变化格局。坚持系统推进,协同联动。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适应和减缓协同并进,加强全局谋划、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有关部门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中的职能职责。强化多方联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全社会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气候相关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适应 气候变化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