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_T 11339-2023 页岩气 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x
《NB_T 11339-2023 页岩气 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_T 11339-2023 页岩气 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75.020CCSE12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113392023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Shalegas-Technicalrequirementsfordevelopmentadjustmentplan20240411实施2023-10-11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要求15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依据15.1 开发方案执行情况15.2 生产动态分析15.3 页岩气井可采储量评价25.4 页岩气井储蛔用状况评价25.5 开发技术政策参数评价25.6 开发调整目的和方法25.7 开发调整潜
2、力分析26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内容与要求36.1 气藏概况36.2 气M质特征36.3 气藏工程调整方案46.4 钻井工程调整方案46.5 完井与储层改造工程调整方案56.6 采气工程调整方案66.7 地面工程调整方窠66.8 健康、安全、环境与节能76.9 经济评价与投资估算77开发调整方案实施要求与进度安排78开发调整方案报告内容7参考文献9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26)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
3、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路智勇、刘莉、郑爱维、包汉勇、李继庆、刘尧文、舒志国、蔡进、张谦、卢文涛、肖佳林、蒋睿、胡浩然、白玉湖、徐兵祥、刘刚、孙建博、吕世全、刘吉、方思冬、马波、李仕钊。页岩超低孔低渗的特征,必须通过大规模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商业气流;页岩气藏特殊的开发模式决定了页岩气
4、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的开发特征:随着气井产量递减,气田(区块、井区)无足够新井接替实现稳产,页岩气藏普遍存在整体采收率低,剩余资源量较大等问题;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工艺复杂、投资与经济性等多种因素造成开发方案指标执行难度大,储量动用存在不均衡性,或者具备更好的技术方法时,可进行开发调整提高储量动用;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核心是一次井网开发效果综合评价及剩余地质储量分布规律和动用问题;本文件针对进入开发调整阶段的页岩气藏,制定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有关规定,以指导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m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页岩气开
5、发调整方案的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ZTT0254页岩气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规范NB/T14019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推荐作法SY/T6106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要求4.1 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利用页岩气资源。4.2 应根据气藏地质工程特征、生产动态特征、开发效果和储量动用情况,优化井位部署及工艺方案,提高页岩气储量动用率和气
6、藏采收率,满足效益开发的要求。4.3 应确保页岩气安全生产,遵守相应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节能规定。5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依据5.1 开发方案执行情况开发方案执行情况包括地质气藏特征认识、气藏工程开发指标完成情况、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钻井工程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完井与储层改造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采气工程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地面集输系统建设及运行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和经济效益评价等。5.2 生产鹿分析开展页岩气区块整体开发现状分析、页岩气井压力、产气量、产水量等综合分析,探索页岩气水平井多阶段流动特征,明确单井不同阶段生产规律和产能。5.3 页岩气井可采储评价以页岩气井生产规律和特征研究为
7、基础,优选页岩气井技术可采储量评价方法,评价不同地质分区的储量特征,开展页岩气井技术可采储量复算和评价。5.4 页岩气井储动用状况评价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微地震监测、压后模拟、示踪剂监测、试并解释与动态分析等多种评价方法开展页岩压裂改造程度评价,明确裂缝平面、纵向延伸状况,确定储量动用范围。利用开发动态分析软件拟合气井生产动态,计算气井裂缝半长,明确压裂改造体积和储量动用范围,根据单井控制面积结合储量丰度计算动用储量,深化页岩气平面、纵向储量动用状况评价。5.5 开发技术政策参数评价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气井改造体积和储量动用范围评价结果,对开发区内的分层开发方式、水平段穿行层位、水平段长度、井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B_T 11339-2023 页岩气 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11339 2023 页岩 开发 调整 方案 编制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