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教(学)案三年级上.docx
《逻辑推理教(学)案三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推理教(学)案三年级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2014.11.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类型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授课时段学案主题运辑推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根有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启发学生思维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有根有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必写一、上节课回忆及作业检查复习上次所学内容,稳固强化二、新授重点内容在有些问题中,条件和结论中不出现任何数和数字,也不出现任何图形,因而,它既不是一个算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几何问题。也有这样的题目,外表看来是一个算术或几何问题,但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却很
2、少用到算术或几何知识。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由此入手,进展有根有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类问题我们称它为逻辑推理。三、例题讲解及讲练结合例1在一桩谋杀案中,有两个嫌疑犯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讯问。讲授法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第三个证人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第四个证人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请你分析一下,凶手是谁分析与解题目中条件较多,且四个人的证词有真有假,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抓住关键,由此
3、入手进展有根有据的逐步推理。此题的关键是:第四个人说了实话。因为第四个人说了实话,所以第三个人的证词是伪证,也就是说“前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是句假话。由此可以断定,第一个和第二个证人都说了假话。从而判断出甲和乙都是凶手。注意:像上面的例题,从众多的条件中抽取关键的条件,往往是进展分析和推理的突破口。例2某车间新调来三名青年工人,车间赵主任问他们三人的年龄。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1岁。小陈述:“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差3岁,小李是25岁。小李说:“我比小刘年岁小,小刘23岁,小陈比小刘大3岁。这三位青年工人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赵主任分启发
4、法练习法析出他们三人各是多少岁分析与解此题类似于例1,首先应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此题又不完全同于例1,并不知道哪句话真,哪句话假。所以解决此题的首要目标是先确定一句话是真还是假。经过审题,仔细分析这九句话,不难发现有两句话是相互矛盾的。一句话是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我22岁,另一句话是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这两句话不能都真,必有一句是假的。为了确定这两句话的真假性。可以先假设某一句为真,如果推不出矛盾,此题就获得了解决;如果推出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假的,从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先假设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我22岁为真,那么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就为假,因此小李的另外两句话就应该是真
5、话,从“小陈比小刘大3岁就推出小陈是25岁;又从“我比小刘年岁小推出小李小于22岁。可是这样一来,小陈述的句话中,“小李和我差3岁和“小李25岁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这与此题中的要课堂讨论法求”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即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真的相矛盾。因此,小刘说的“我22岁这句话是假的。由于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是假的,所以后两句话就是真的。因此,小李说的第三句话“小陈比小刘大3岁就是假的,所以,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就是其的。于是就可以推出:小李22岁,小陈25岁,小刘23岁。注意:这道题我们采用的解题方法是:先假设,然后根据条件,进展正确的推理。如果推出矛盾,那么说明假设不合理,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推理 三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