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经济学特征确权定价与交易.docx
《数据要素经济学特征确权定价与交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要素经济学特征确权定价与交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数据要素经济学特征确权定价与交易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融入到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有助于生产力增强、企业创新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相较其他传统要素,数据要素具有虚拟性与非消耗性、非竞争性、价值不确定性、非静态性、正外部性等五大特征,并对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边际报酬递减定律、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等基本经济学原理赋予新的意义。梳理和比较文献后发现,数据确权、数据定价和数据交易构成了数据要素市场的三大核心内容。从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视角看,数据确权亟需明确权利性质和划分权利主体,数据定价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数据交易则依赖数据参与者存在不同的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展望未
2、来,数据技术发展、数据产权分置和数据垄断问题将会成为影响数据市场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引言21世纪正在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据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预测,全球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33ZB增加到到2025年175ZB0日益增长的数字化不仅导致交换的数据量急剧增加,而且数据经济规模也会空前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41.5%o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迅速地渗透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领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
3、式以及社会治理方式。在此背景下,全国自2015年贵阳大数据交易中心设立后陆续诞生了50多个交易中心。截止到2019年,全国31个省市有18个建立了省级大数据管理部门。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在中央层面确定数据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数据要素自此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2022年6月,被称为“数据二十条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2023年3月7日,国家数据局宣告成立,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字资源共享开发和利用。数据不仅引起了市场界和政策界的强烈关注,也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一
4、方面,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被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数据要素被证明在企业创新、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领域对经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围绕着数据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例如为什么数据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与传统的生产要素有什么区别,数据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能带来哪些改变等。数据确权、数据定价和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流通和数据市场建设的三大核心内容。数据确权是指对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确认和授权的过程,是数据市场发展的前提。通过数据确权,可以明确和保护数据所有权,从而保护数据提供者的知识产权和隐私,防止滥用和不当使用,让数据提供者更加愿意开放和共享数据,并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交易市场的稳定。
5、数据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数据类型、数据质量等因素来确定数据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货币金额的过程。数据定价为数据提供者和数据购买者之间建立公平和合理的交易机制,并发挥价格调节作用,引导市场开发和分享促进经济发展的数据资源,在数据市场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数据交易涉及到对数据资源进行买卖或租赁等方式的交换行为,在谈判和协商中确定数据价值、价格、使用条款等关键要素。数据交易与数据定价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数据市场的主题。本文的边际贡献有以下两点:第一,本文比较了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特征差异,系统总结和阐述了数据要素具有虚拟性与非消耗性、非竞争性、价值不确定性、非静态性、正外部性
6、等五大特征,并且创新性地分析了这些特征对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边际报酬递减定律、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等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影响;第二,本文探讨了数据市场的三大核心内容,即数据确权、数据定价和数据交易,结合学术理论和现实实践,深入阐述了数据确权的权利性质和权利主体划分,数据定价的对象、策略和模型,以及数据交易的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全面归纳了数据要素市场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余下安排如下:第二节提炼数据要素的特征,分析数据要素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影响;第三节介绍数据确权的权利性质划分和权利主体界定;第四节介绍数据定价的场景、策略和定价模型;第五节介绍数据交易的参与主体、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第六节对全文总结并
7、展望未来数据市场的发展。二、数据要素的特征与经济学原理数据要素是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本部分旨在概括其独特的经济学特征,并分析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影响。(一)数据要素的特征相较其他传统要素,数据要素具虚拟性与非消耗性、非竞争性、价值不确定性、非静态性、正外部性等五大特征。第一,虚拟性与非消耗性。区别于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数据在形态上呈现虚拟性,且不具有损耗性,数据不像传统资本,如机器、建筑物或自然资源,会自然地衰减或耗尽。相反,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数据,使用的频率越高,产生的新数据越多,数据的体量越大。第二,非竞争性。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具有竞争性,意味着一
8、方使用它们会降低其他人的可用性,并且是排他性的,这意味着可以排除其他人使用它们。数据则是非竞争的,一个人的位置历史、医疗记录和驾驶数据可以同时被许多公司使用。第三,价值不确定性。数据价值受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影响。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依赖于数据生态系统,即各种数据产生、收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应用等环节组成的全局性数据网络体系,包括数据处理平台、数据服务提供商、数据使用者等多个参与方。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据的质量和价值受到整个环境和各个参与方的影响,需要通过协同合作和共享开放等方式,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治理模式。第四,非静态性。非静态性主要体现在动态转换和时效性两个方面:其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要素 经济学 特征 确权 定价 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