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路径管理在小儿外科病种中的应用评价.docx
《关于临床路径管理在小儿外科病种中的应用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临床路径管理在小儿外科病种中的应用评价.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临床路径管理在小儿外科病种中的应用评价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小儿外科4个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小儿外科急性肠套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症、尿道下裂4个病种共395例作为临床路径组,将2009年入院、第一诊断相同、采用传统管理及常规方法治疗的上述4个病种共85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各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和检查费用比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上述4个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缩短。除先天性巨结肠症外,其他3个病种的检查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上升。结论:临床路径管理
2、能缩短住院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临床路径;小儿外科;应用;评价临床路径(CP)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医疗保险和支付方式发生改变后,为顺应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改革而产生的,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医疗服务费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成功手段。1996年引入我国后,经国内医院十多年的探索,得出的结论是实施CP管理可优化诊疗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1.llo我院于2010年作为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对小儿外科4个病种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为评价我院实施效果,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对1年来实施情况进行回顾
3、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完成CP管理的小儿外科4个病种(急性肠套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症、尿道下裂)共395例作为CP组,将2009年入院、第一诊断相同、采用传统管理及常规方法治疗的上述4个病种859例作为对照组。CP组中男238例,女157例;对照组中男526例,女333例。两组间患儿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我院相关专科依据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本地区和我院实际情况,按照临床诊疗、操作常规,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病历书写规范制定出相关病种的进入路径和出院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临床 路径 管理 小儿 外科 中的 应用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