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2.docx
《运动生理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2.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的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2、需班量:需辄量是指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3、摄氧量:通常将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够摄取并利用的氟量为摄氧量,也称为耗氧量。4、氧亏: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能够摄取的氧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氧量时,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班亏。5、过量氧耗:运动后恢更期机体的耗氧水平高于运动前耗班水平的现象称为运动后过量辄耗。6、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人体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7、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
2、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称为“乳酸阈,8、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量”。9、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10、无氧功率:是指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IK身体素质: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髭、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12、绝对肌力:是指肌肉做最大随意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张力,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13、相对肌力:又叫比肌力,是指单位生理横断面积的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14、肌肉爆发力: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发挥
3、力量的能力,通常用肌肉单位时间的做功量来表示。15、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收缩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负荷的最多次数或最长时间来表示。16、最大重第次数: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17、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18、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的快慢。19、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20、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21、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22、灵敏:足敏是运动者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23
4、、柔韧:柔韧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大幅度运动技能的能力。24、协调:协调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才、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25、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度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软,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26、疲劳: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27、赛前状态:是指参加正式比寒或运动训练前,人体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28、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的身体练习。29、进入工作状态:运动开始后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30、稳定状态:是指进入工
5、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31、恢更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豆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32、其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小、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其稳定工作状态。33、假稳定状态: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这种机能状态为假稳定工作状态.34、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熨得超过原有的水平,该现象称为超量恢且或超量代偿
6、。35、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时指运动后进行的各种较为轻松的身体练习,其目的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熨。36、高原眼习: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通过对低氧环境产生各种适应性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这种现象称为高原服习.简答胭:1、运动技能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类:闭式运动技能特点是:a、完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自己的动作:b、在运动结构上多属周期性盘夏动作:C、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那受器。开式运动技能特点是:a、完成动作时,往往Ki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动作;b、在运动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特征;c、完成动作时,有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2、运
7、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的区别:复杂性;连锁性;本体感受性。3、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因素:D动机与大脑皮质机能状态对运动技能发展的膨响2)身体素质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3)感觉机能与反馈对运动特点:完成的总工作资法:技能发展的影响大:对心肺机能的影响大1)测定肌力评价疲劳2)4)教学方法对运动技能发(四)高原训练法测定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展的影响10、力量训练原则:判断疲劳3)用生物电评5)运动技能的迁移大负荷原则:专门性原价疲劳4、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则;练习顺序原则;合4)主观感觉判断疲劳5)主要原因:理间隔原则。测定运动中心率评定疲劳体温升高;儿茶酚胺的11、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6)判断疲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生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