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docx
《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窗!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一)为事业单位对经济业务进行全程的监控事业单位在办理经济业务过程中,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可利用预算指标来对不同业务部门资金收支加以监控、限制,及时发现业务部门在开展经济业务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同时,通过对预算执行差距进行原因分析、绩效考核,可以及时地督促业务部门积极按照预算指标办理资金收支,避免预算执行出现差异,并为下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与流程提供依据。综上,事业单位在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后,可通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预算方案,来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控,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不断地提高。(一)使事业单位提升公益服
2、务质量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需要事业单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规范、控制经济业务活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益服务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在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后,通过将战略发展目标以分解后的预算目标进行反映,使每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预算指标开展工作,使业务部门公益服务目标得以实施,最终促使事业单位整体的公益服务目标高效地完成。(三)能够使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发展要求开展工作由于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其主要的工作经费由政府财政部门提供,但由于不同地区财力保障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也将影响到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与水平的保障。通过对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指标,可以通过充分考虑当地市场经
3、济发展水平来衡量项目预算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同时,财政部门在对事业单位预算进行审批时,也会对申报的项目预算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使事业单位预算更加符合市场发展。(四)使事业单位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事业单位通过建立ERP信息化综合平台,使业务部门各自开发使用的业务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数据读取、端口连接等方式录入到事业单位数据库之中,既方便了财务人员、业务工作人员对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还使各业务部门掌握的不同标准、不同口径、十分庞杂的数据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形成了对事业单位决策有用的信息。(五)促进事业单位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事业单位通过将ERP信息化平台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相结合,使
4、事业单位业务部门掌握的数据能够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共享。同时,财务人员在征求、反馈业务部门预算编制方案时,还会加深对业务部门工作流程的了解,并可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宣传,使事业单位业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提高事业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六)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依据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会根据每个工作人员在执行内部管理制度中的表现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事业单位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指标的形式为绩效考核部门提供考核的标准与素质,例如,预算执行存在差异形成后,如果没有正当事由,则将影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成绩。同时,对预算执行差异进行原因分析后,还可以为事业单位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意见与
5、建议。(七)帮助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收付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特别是一些承担专项资金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办理专项财政资金支付中存在着挪用、挤占、超预算及资金被侵占等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同时,当事业单位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时,将使投资项目与预测收支不符,出现较大的预算差异,增加了财务人员的支付风险。而财务人员通过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后,将通过制定预算指标的方式对财政资金收支加以全程监控,使各项支出符合预算制度,既降低了工作人员超预算支出、随意支出或随意调整预算等违规问题发生的概率,又可以使事业单位避免审计、财政、监察等机关对本单位的处罚风险。二、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
6、的问题(一)全面预算组织机构设置与制度不科学在个别的事业单位内部,由于业务部门众多、服务项目不断增加,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及复杂程度也在增加,事业单位没有由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此项工作。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一些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限制,只是在财务部门指派个别工作人员兼任预算管理工作,由于财务人员平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会计核算方面,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进度缓慢。其次,在制度方面,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制度设计方面,直接照搬照抄,没有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也没有将大数据、管理会计、财务共享、新政府会计制度等内容与预算管理制度相结合,造成事业
7、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与实际相脱节。(一)没有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职责与义务目前,个别事业单位制度中对业务部门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中职责与义务、岗位分工没有明确,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预算管理方案,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应付、抵触心理,没有为完善、创新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及作用的发挥。此外,业务量小、繁杂,也会制约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风气作为依托,工作人员的上进和创新意识都会被慢慢磨灭,从而使事业单位失去内在发展动力,难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三)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
8、已经被更多的事业单位所接纳,并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没有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认为只要是准确地记录经济业务既是完成了财务管理目标,甚至认为信息化是“烧钱”的形象工程,严重地阻碍着信息化技术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进程。例如,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的预算人员大都是老职工,他们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偏弱,不能高质高效地掌握信息技术,这就会给预算信息化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强行让这些老职工使用信息化技术,极有可能使预算工作产生风险问题。(四)未能建立预算管理监督管理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促使事业单位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形成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的关键。而个别事业单位管理层没有重视预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面 预算 管理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中的 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