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古代文论术语.docx
《试论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古代文论术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古代文论术语.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试论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摘要】中国古代文论在千年的积淀与发展中早已形成一套独有体系和核心术语,术语的译介直接影响中国古典文艺精神的表达。“感物”作为中国文艺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发生之学在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至关重要,但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与研究并不算丰富。综观英语世界对于“感物”一词的英译,“感”所蕴含的主客体交互意义以及“物”的丰富性很难同时得到准确传达。可见,术语英译的缺憾往往造成中国文艺精神的误读。因此,要做好中国古代文论的跨文化传播还需综合采纳开放阐释、优化术语逻辑梳理、融合跨学科、文化比较视野等传播策略。【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术语;跨文化传播;感物在本民族视阈内,对于中国古
2、代文论的术语研究,其实始终霹续不断,例如“神”“韵”“味”等文论术语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并在发展中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衍生。现代学者们也围绕着术语的发展脉络、内涵意蕴、现代价值等方面产出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中国古代文论的跨文化传播仍处于初始状态,“东西方各国主流文学理论界都还是以西方文论为主,中国古典文论尚未进入他们的视野J1因此,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下,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跨文化传播关乎中国古典文艺在世界上话语体系建构。当前的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跨文化传播需要不断地广泛地拓展、网罗传播内容,平衡打开接受度和挖掘深度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探索中国古代文
3、论“走出去”的方法和路径的目的。一、“术语”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重点与难点从诗词歌赋到书法绘画,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始终令人神往不已,然而要真正实现对于一种文化的文学艺术的把握就必须具备该文化在文学艺术审美创造、审美体验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受中国文化特质的影警,“中国理论对事物的把握也随之分为两种各有侧重的方式:精炼性词组和类似性感受。”2这种极为凝练的词汇、词组即是中国文艺美学的独特术语。因此,中国美学在理论上的本质特色,决定了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把握不可避免地要从“术语”出发,要实现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就必须要做好理论术语的传播。然而,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语言抽
4、象且意义复杂,加上言说方式自由,对于异质文化中的人来说,理解难度大。宇文所安在中国文学思想读本一书的导言所说:“一种文学思想传统式由一套词语即术语构成的,这些词语有它们的悠久历史、复杂的回响和影响力。”3把握一种文化中的术语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中国古代文论的术语又有其独特的复杂特点,使得这套“中国理论话语”更加难以理解。首先,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基本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范畴为根基,如道、气、性、情、志、神、韵等,由这些范畴而产生了意涵多样的术语,如诗言志、诗缘情、文以载道等。但这些范畴本身也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指向,如党圣元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和体系一文中所说“中国古代文论
5、范畴在理论指向和阐释方面具有多功能性。”比如“气”这一范畴既指向天地自然之气,又指向个人的精神气质,还指向艺术作品的审美因素,那么对基于“气”这一范畴所产生的“文气”概念的理解则也应丰富多样。由于范畴的“理论指向和阐释方面的多功能性”,文论术语的内涵也十分丰富深刻。另外,党先生还指出“传统文论概念范畴之间往往相互渗透、相互沟通,因而在理论视域方面体现出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相泱相洽的特点。”这种范畴之间的关联,自然也使得文论术语之间呈现出关联性,比如“情”与“志”相关联,那么“诗言志”与“诗缘情”则具备着关联性,既进一步丰富了文论术语的内涵,同时又加大了对于文论术语的理解难度。并且,这些关联范畴
6、的组合又会产生新的范畴,比如“意”与“象”的组合产生了“意象”这个新的范畴。“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具有较广的内容涵盖面和阐释界域,因此衍生性极强,一个核心范畴往往可以派生出一系列子范畴,子范畴再导引出下一级范畴,范畴衍生概念,概念派生命题,生生不已,乃至无穷J4文论术语也在这种范畴的不断衍生中发展,彼此相关而又相异。因此,“术语”就成为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极关键、极复杂的部分。二、中国古代文论术语之“感物”“文学理论译介过程中无法回避术语翻译问题,术语翻译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一种思想体系的理解”5。中西方从根本上来说看待世界整体的方式便不同,因此所产生的哲学、文化基本概念也就不同。这种从宇宙模
7、式到文化精神到文艺存在形态再到文艺理论特色上的不同,使得中西文学、文艺、文化之间存在着艰难的理解壁垒,也使得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术语的丰富含义无法用另一种语言被完全地表达出来。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感物”一词来说,其在跨文化传播中就存在着内蕴的误读与失落。“感物”一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之于声。”也就是说音乐的产生是“感于物”的结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乐记虽是讨论音乐理论,但其揭示的却是中国的古典文艺精神、美学精神。那么,“感”与“物”分别应作何理解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历代文学、文艺乃至哲学思想中出现了不断的丰富。在先秦
8、时期,儒家之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意向性活动,而所“感”之物则是与道德、人伦、王道教化等关联的社会之物以及自然之物。需要强调的是,从诗大序中儒家文艺精神认为,人感于物,而物亦感与人,这种“感”的双向交互性也是一直贯穿“感物”的核心。而道家之感,则是人在摒除了一切意向之后,在一片虚空澄明中与天地自然、宇宙大道无限交融的状态,而所感之物则最初是与宇宙大道关联着的天地自然,而当真正进入虚静状态之中后,便是物我两忘,无物无我。虽然“感物”一词在先秦时期并没有得到定型,但其身兼儒道思想的特质却是在先秦时期得到启蒙。在西汉时期,黄老之学盛行,中国的气化宇宙被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皆秉气而存,因此人物相感,则是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论跨 文化 传播 中的 中国古代 文论 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