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角下三星堆遗址跨媒介传播策略分析.docx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三星堆遗址跨媒介传播策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仪式观视角下三星堆遗址跨媒介传播策略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传播仪式观视角下三星堆遗址跨媒介传播策略分析摘要在数字化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并衍生出全新的社会互动方式。三星堆遗址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凭借跨媒介传播策略实现了文化突围。文章结合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以三星堆遗址的跨媒介传播措施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优化建议,为其他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三星堆遗址;跨媒介传播;传播仪式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三星堆遗址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重要的中华文明,近年来通过跨媒介传播成功实现了
2、文化突围,实现了三星堆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文章结合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以三星堆遗址的跨媒介传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传播策略的特点和仪式构建的过程,并分析其如何在传播中凸显自身文化特征和价值、建构受众对三星堆文化的认同,为让其他文化遗产更好地活化与发展以及更好地传承与传播提供参考。一、研究综述(一)传播仪式观传播仪式观的概念是詹姆斯凯瑞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中首次提出的,之后又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进一步进行阐述和论证。詹姆斯凯瑞将传播的研究进行了划分,分为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传播传递观中,传播指将信息传送给他人,目的是“传递讯息,也是实现对空间与人的控制”,本质是一种人或物的移
3、动。在传播仪式观中,“传播并非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传播最高级的境界是“建构一个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2o詹姆斯凯瑞在此处所提到的仪式,指传播可以像仪式一样实现文化与信息的共享,传播的意义不止于信息的传递,更包括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二)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被称为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2020年9月,随着“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一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2020)启动仪式”的举行,三星堆在时隔34年之后再次启动。三星堆遗址重要的考古发现让
4、三星堆再次引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关注,由此三星堆遗址也抓住时机,通过跨媒介传播,实现了跨文化、跨平台、跨领域的融合发展。(三)传播仪式观与三星堆跨媒介传播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是一个创造和共享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有意义的符号被创建、理解和使用,人们借此拥有共享的观念和信仰,并由此生产、维系和确认社会现实3o三星堆遗址跨媒介传播在很多方面与传播仪式观相契合:多元符号贯穿传播的始终,向社会传递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通过多渠道构建仪式的空间,实现自身、媒体、受众等多方角色的有效参与,最终达到传播三星堆文化和加深文化认同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来分析三星堆遗址的跨媒介传播,更有利于深眉分析
5、其传播策略的有效性。二、三星堆遗址的跨媒介传播现状跨媒介叙事的概念由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提出,即“一个跨媒介叙事的故事穿越不同的媒介平台展开,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4o他强调的是借用多个媒体来讲述一个故事,每一个平台都以独特的贡献向同一个方向进行扩张和完善,最终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三星堆遗址采用媒体报道、影视综艺制作、社交媒体运营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等多种形态,不断进行跨媒介传播的尝试,不断推动三星堆遗址的活化和创新发展。(一)强化新闻纪实报道,讲述文物生动故事新闻媒体在时效性、真实性方面有着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在三星堆遗址的
6、传播过程中,新闻报道的重要地位从未被替代,以第一手的现场资料真实讲述现场故事。2020年,三星堆遗址在时隔34年后重新启动发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媒体驻扎考古发掘现场,推出了一系列融媒体作品。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其利用虚拟成像、鱼竿摄像机等多种新技术和设备,进行“传统报道+云直播”的报道新尝试。央视频创新性打造“云考古”新模式,开启了“现场外围慢直播”“发掘舱内慢直播”等多场慢直播,并邀请多所考古专业强校的师生参与,打造发掘现场、虚拟演播室权威专家和专业学生三方联动的“万人考古云课堂”。同时,央视频还利用H5、12K等技术打造了三星堆朋友圈12K微距看国宝等一系列融媒
7、产品,结合新技术、新思维讲述三星堆遗址的生动故事。(二)重视影视媒介表达,沉浸式展示文化内涵纪录片、电影、综艺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调动,相较于其他媒介更能让受众产生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在多角度剖析、展示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从2004年开始便有纪录片三星堆消失与复活对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进行了解说,之后再探三星堆古蜀瑰宝等三星堆遗址相关纪录片陆续播出,其中最出圈的当属2022年在哗哩哗哩平台(简称B站)播出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该纪录片从考古工作这一微观视角切入,通过综艺化、年轻化的语言风格让三星堆考古这一宏大叙事变得生动有趣、平易近人。在综艺国家宝藏中,通过张晋
8、、刘浩存和大张伟三位明星守护人的演绎,解读了一号青铜神树、金杖、青铜纵目面具三件文物的前世今生,沉浸式的演出让三星堆遗址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以更加具象化的表达呈现给受众。(三)组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多渠道开展话题讨论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也在三星堆遗址信息发布、文化传播和品牌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三星堆遗址也较早地建立了以微博、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抖音为主的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并充分结合各平台的定位进行精准化运营。以三星堆微博平台为例,2011年3月29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正式建立,是较早开通微博的博物馆之一,截至2024年1月已有415.4万粉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 仪式 视角 三星 遗址 媒介 策略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