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地方课程中的运用.docx
《情境创设在地方课程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创设在地方课程中的运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情境创设在地方课程中的运用以可爱的嘉兴一书中的“水乡风情”板块的教学为例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石泉小学顾叶红、顾小琴【摘要】地方专题课程可爱的嘉兴(小学部分)分为四册,每册各个单元分别是南湖烟雨、人物画廊、家乡览胜、水乡风情四大模块。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文中举隅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式与策略,其中就有一种情境一一陶冶式。笔者想结合水乡风情中教学课例的设计,来谈谈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来有效地把握好地方课程中的“水乡风情”这一板块的教学,通过学生的感官和心智感受和体验情境中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关键词】情境创设地方课程水乡风情布鲁纳指出:教学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
2、最佳经验与情境。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真实可感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形成体验,学会体验。教学中,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学习场景。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对于激发学生求欲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地方课程教学而言,情境创设更不能忽视,情境创设的好坏,往往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可爱的嘉兴一书中“水乡风情”这一板块,涉及到丰富的民间文化,丰盛的物产,独特的民俗风情
3、,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中获得经验,发现知识,领会其中的道理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了如下的探索:一、借助图像再现情境可爱的嘉兴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提到:“一些内容很难用文字说清楚,而用图画、照片和表格来呈现,则可一目了然。因此,要充分利用每页的空间,在文字边留出的空白处,配用一些图片、照片和表格,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中获得经验,发现知识,领会其中的道理。”图画内容是地方课程文章的精髓。图画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而“水乡风情”这一板块中的内容大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课外资源也相当丰富。它有助于学生对嘉兴名优特产、风土人情
4、的了解。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借助图画、录像,再现情境。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两岸青青万枝桑一文时,首先课件出示镶嵌于层层叠叠的稻田边缘的美丽的桑园,漫山遍野的桑树郁郁葱葱,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仿佛置身于其中。再是展现颗颗饱满鲜艳的桑根像星星一样挂满枝头,学生都伸出手想去摘,嘴里还吧砸吧砸,仿佛在品尝那甜美的桑根。然后出示蚕宝宝在蚕匾中蠕动、在草垛里吐丝结茧、蚕农们采摘白花花的茧子的图画。“哇,蚕宝宝好可爱!”“我好想养蚕宝宝!”“茧子还白呀,像雪一样!”“好多好多的茧子呀!”由于图画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在愉悦的情境中,了解了具有江南特色的蚕桑文化,领悟了家乡的美,
5、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的感情。又如教学五年级迷人的灯彩绚丽的灯会一文时,用播放视频迷人的碳石灯彩导入教学:元宵之夜,碳石古镇的街头巷尾,鼓乐喧天;檐下窗前,张灯结彩。一支支舞灯的队伍涌上街头,人们身着盛装,粉面黛眉,在锣鼓丝竹声中载歌载舞,缓缓行进。灯彩品种繁多,有表现龙凤呈祥、虎跃狮吼的飞禽走兽灯;有表现红楼十二钗、水浒英雄的人物故事灯;有表现玲珑宝塔、麒麟台阁的亭台楼阁灯等。观灯的人群,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摩肩接踵,把整个磷石镇围得水泄不通。视频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
6、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二、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表达的感情。如笔者在教学两岸青青万枝桑一文时,出示图画的同时播放音乐钱王山上的蚕歌序曲“龟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支桑,满船银茧闪亮光,照得姑娘心欢畅。一把那个青桑一
7、呀么一把呀哟喂!一条那个蚕儿,一颗茧;蚕儿肥壮人辛苦呀哟喂!换的那个丰收心里甜。”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着画面,犹如漫步在蚕乡,而那美丽的歌词替代了教师的解说,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家乡的蚕桑文化。学生们还边听边哼起了歌,个个都唱得入情入境。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得并不完善,而这正是老师通过音乐情境的渲染,才获得如此情真意切的效果。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如教学四年级歌谣、谚语、节气歌一文时,教师上课伊始唱起了“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穿身绿衣裳,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嘉兴民间的歌谣为导入,学生一听,很新鲜,激起了他们对
8、脍炙人口的嘉兴民间歌谣、谚语、节气歌的学习、探究兴趣。三、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物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快捷的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地方课程任课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实物资源,以使学生“见其物、观其形、闻其味”。如我们的学生大都是海盐人,对桐乡的杭白菊比较陌生。在教学四年级菊黄蟹肥秋正浓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带来了新鲜的杭白菊和蒸晒过后的杭白菊。先是让学生观察新鲜杭白菊,通过看、闻、摸感受杭白菊的素净洁白、淡雅馨香,联想到桐乡人的淳朴。再是用蒸晒过的杭白菊与新鲜杭白菊的对比,蒸晒过的杭白菊不易霉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境 创设 地方 课程 中的 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