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以《牧歌》和《嘎达梅林》为例.docx
《蒙古族民歌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以《牧歌》和《嘎达梅林》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古族民歌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以《牧歌》和《嘎达梅林》为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蒙古族民歌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一以牧歌和嘎达梅林为例一、蒙古族民歌历史文化背景蒙古族自称“蒙古”。原来是蒙古语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再后来,蒙古部落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其他部落后,遂成就“蒙古”这一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人民大多数以畜牧业为生,也有少部分以农业为生。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并不是以游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而是以林间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再加上位处草原,地理因素,人们为了生存便转向了游牧业的发展,蒙古族人民由林间狩猎民歌转化为草原游牧民歌,经过世人传承与演唱,形成了蒙古族各个地区不同体裁的蒙古族民歌,蒙古族幅员辽阔,人民能歌善舞,在劳动生活中衍生了一
2、系列不同种类的歌曲。蒙古族人民能征善战,所征战之领地一度横跨亚欧大陆,经过千年的时间洗礼,蒙古族民歌中所沾染的外国异域风情,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口中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一宜延续至今。至今,蒙古族民间歌曲已经成为民间音乐中最丰富、且流传最广的民间艺术歌曲形式。如果按照题材分类,可以将蒙古族民歌分为宴歌、狩猎歌、牧歌、思乡曲、礼俗歌、叙事歌和儿歌等。按照音乐特点可以分为长调民歌,在蒙古族语中称为为“乌日图音道”,也叫长歌,音如其名,节奏自由。短调民歌,也称“宝格尼道工二、蒙古族民歌音乐作品分析与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本章着重对蒙古族民歌的长短调体裁进行分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虽涌现出很多的不同体裁的民歌
3、,有一段时间我都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以什么歌曲为例进行分析,我知道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们有一种歌曲体裁叫做牧歌,它既是一种体裁又是一首歌曲,同时它也是一首长调歌曲,所以我将这首歌曲作为长调进行音乐分析。在短调中有一首以歌颂英雄故事体裁的歌曲嘎达梅林,这首歌曲对于蒙古族意义深远,代表着农民独立的坚强意志。(一)以长调民歌牧歌为例1 .音乐分析首先我们应对蒙古族长调民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蒙古族长调民歌起源于蒙古族人民在草原游牧时,歌唱牛、羊、骏马、草原和天空的一种牧歌,表达对大自然与万物的一种情感。长调大多是上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歌曲节奏自由,没有固定的结构,腔长字疏,上下句无对称性,加上富有民
4、族特色的“诺古拉”演唱技巧与发声习惯构成了长调民歌的特点。牧歌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人们在漫长岁月中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歌作品,据传这首歌曲源于呼伦贝尔的新巴尔虎镇,因为一场大火,让人们承受着灭顶之灾,一位牧民即兴创造了这首牧歌,简单的歌词中既透露着对美好家园的描述,也透露着浓浓的悲凉的气息,悠长的旋律与气息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体现了长调民歌典型的艺术特色。至今,牧歌流传于内蒙古昭乌达盟,从结构上看只有上下两个乐句,歌词淳朴,体现了“诗与乐的高度集中”。牧歌是G宫调式,不论以何种角度去分析,都可以感受到牧歌浓浓的魅力。单从演唱技巧来看,牧歌不需要太多演唱技巧,其作品大多环绕在中声区,上句围绕小字
5、二组的C音上下回旋,下句是上句的下五度模进。整个作品的创作情感诚恳真挚,但想要把这首长调民歌演唱好也是极为困难的,从演唱者的角度上看,这首歌曲可以进行自由的二度创作,发挥艺术特性,但不能偏离创作者本身的作曲意境与情感,作品整体应较为流畅,充分展现蒙古草原壮丽、辽阔的景象(如图1)。2 .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多种演唱形式,高腔唱法是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放声歌唱的一种特有的唱法,场辽阔必须运用高腔唱法才更加具有穿透力,让远方的人听清楚。与传统声乐不同的是,并不是打开牙关,而是放松牙关,从而达到一种噫亮的、具有穿透力的浑厚歌声。其最具有特色的是“诺古拉”,分为声带诺古拉、下颌诺古拉和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牧歌 嘎达梅林 蒙古族 民歌 艺术 特色 比较 研究 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