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docx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发布时间:2020-06-17作者:温潘亚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摘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将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在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存在共同的价值引领,具有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新时代高校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进行铸魂育人的供给侧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同频共振。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文化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含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
2、力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载着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指:一方面,思政课程向各类课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吸收深厚的人文底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另一方面,各类课程向思政课程学习,不断挖掘各类课程当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这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才能同频共振,共同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把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立德主要通过思政课程的引导来体现,树人则主要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来体现。一方面,当前社会快速发
3、展,经济转型换挡,社会矛盾显现,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冲击,思政课程必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我们要在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逐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为抓手推进“三全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在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要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考试方式多样化,使课程要点与思想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努力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
4、染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用好传统教学“第课堂”,建立课程思政体系,不断创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堂设置,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他课程,破解“单兵作战”和“孤岛化”困境,让各种教学活动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共同的价值引领。长期以来,我们倡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涉及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思政课程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5、值观,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基本立场、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分辨是非,能够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课程思政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统工程。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价值引领职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涉及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具有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要不断完善,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化、主题化发展
6、趋势,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实践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课程整体育人和实践育人。思政课程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具体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我们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内容贯穿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需要注意的问题确立思政
7、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共同体意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同体意识是反映这两者共同存在的社会意识,包括共同建设课程的共建意识、共同发展课程的共担意识、共同享有课程发展成果的共享意识等。共建意识的身份阐释、共担意识的责任明晰、共享意识的利益诠释都基于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基于多元一体的身份归属,守望相助的命运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共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集命运、责任、利益于一体。只有明确共建意识、共担意识、共享意识,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有的精神家园,才能推动两者同向同行。理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辩证关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相辅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同向 同行 前提 反思 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