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法期间致亲友的书信观蔡和森的家风.docx
《从留法期间致亲友的书信观蔡和森的家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留法期间致亲友的书信观蔡和森的家风.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留法期间致亲友的书信观蔡和森的家风五四运动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赴欧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怀揣着“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伟大志向,蔡和森于1919年底登上了前往法国的邮轮,开启了他的勤工俭学之路,直到1921年10月才回到国内。和其他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不同的是,蔡和森是和母亲、妹妹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寻找救国出路的。留法期间,他时刻记挂国内外的亲朋好友,从蔡和森文集蔡和森年谱记载情况来看,留法期间蔡和森与亲友始终保持书信往来。蔡和森通信的主要对象有家乡的亲人、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这些书信真实地记载了蔡和森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最终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真理的心路历程,也记录
2、了蔡和森身在异国他乡学习时如何攻克语言障碍等细节。据史料记载,赴法勤工俭学期间蔡和森给亲友共写信8封。从通信对象来看,与毛泽东的书信往来是最多的,且集中在1920年。一方面初到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迫切想将了解到的法国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劳工运动情况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给国内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在异国他乡寻求救国救民出路的蔡和森也渴望了解国内形势、积极主动为革命献策。这些书信展现了蔡和森优良的家教家风,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勤俭节约、不怕吃苦蔡和森从小家境贫寒。勤俭节约、不怕吃苦的家风培育了蔡和森优良的品格。在赴法航行途中,蔡和森将母亲、妹妹、向警予安置在邮轮三等舱位,自己则住在价格
3、最便宜的四等舱。据同行的好友回忆,四等舱“待遇简直和畜生一样”,“舱内空气污浊,很不是味二邮轮长时间在海上航行,一遇到风浪便颠簸得厉害,有些学生出现了晕船现象。身体备受折磨、前途未卜,部分学生思想出现了动摇,萌生了下船经陆地回国的念头。后来,一部分学生放弃勤工俭学的理想,在中途下船回国。蔡和森及其家人无一不意志坚定。蔡和森的母貌葛健豪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时年54岁,在航海途中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但一到法国,她便很快调整好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1920年5月,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母亲心力颇强,故船中困疲皆已矜持过去。”1920年3月,蔡和森给家里人寄出了一封信,在这
4、封家信中他写道:“无论如何晕船,总晕人不死,所以初晕时不要怕J由此见得,葛健豪与蔡和森并非没有受到晕船之苦,而是以“心力”取胜。蔡和森还提到在法国乡中的生活“可说比中国还便宜。每人每月包房租伙食,四十佛郎已足”。尽管生活开销不大,但他仍打算去做工,他写道:“咸熙(注:蔡畅原名)他们就到豆腐公司去做工,我也要至工厂去做工。”除此之外,他还总是向亲友介绍在哪里兑换货币更为划算,“以后带钱来,不要在上海换,到巴黎换还值价些二1920年6月蔡和森在给萧子瞳、彭璜的信中商量关于绣业公司的问题,蔡和森提到法国的材料质量不好且昂贵,建议他们来法时“须带材料与丝线”。蔡和森坚持将勤俭节约、不怕吃苦的优良家风贯
5、彻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热诚待人、乐于助人蔡和森总是热诚待人、乐于助人,这也是他的淳朴家风之一。1919年12月初,蔡和森到达上海,与母亲、妹妹及向警予会合后,临时租住在上海一家旅店,等待去法国的邮轮抵沪。在等待期间,由于赴法费用的突然提高,部分学生生活困难且心情烦闷。了解到此情况后,蔡和森立即和母亲商量向与他家有点亲戚关系的聂云台借款600块银元,除去自己一家去法国留学的路费外,还额外拿出一部分解决赴法同伴的困难,稳定大家的情绪。到了法国后,蔡和森始终放心不下家里的亲人朋友,也想鼓励他们到法国来。所以刚到法国一个多月,蔡和森就迫不及待地给家里亲人寄去一封信,家信的最后,蔡和森希望“阿姊、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间 亲友 书信 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