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专题课程.docx
《心肺专题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专题课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肺专题课程上节内容复习:第一部分:补土派脏腑点穴的十四道开门法,十七个穴位,以及收功法。第二部分:配穴法,分别有本经本穴、俞募穴、八脉交会穴。一、开门法的重要性和核心要点以调理脾胃为先,再调理气血,通三焦,疏肝胆,使身体气血生化有源,三焦畅通,五脏六腑逐步恢复稳定有序的运转。人体三焦分区: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胆等;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二、心部病症1、心肺两脏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同时肺
2、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心肺两者配合,主要将我们饮食所受纳运化的水谷精微,散布全身。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心肺功能异常功能异常心/、口循环系统障碍2、治疗通调公式一套开门穴+本经本穴、俞募穴、八脉交会穴+收功法心的本经本穴:少府穴心的俞募穴:巨阙、心俞(1)此外,可以加上心包配穴:心包本经本穴:劳宫穴心包俞募穴:膻中、厥阴俞(2)、病症较为复杂,可加八脉交会穴:会合胃、心、胸的八脉交会穴公孙、内关。(3)调理心病的通调公式:一套开门穴+六个配穴+收功法劳宫、少府、心俞、厥阴俞、公孙、内关3、病例分析患者,女,六十余岁,
3、离休干部症状:心脏病反复住院,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主要表现:常有心绞痛、高血压、失眠烦躁、乏力、伴有肩背疼痛,治疗史:每年都要抢救2次。通调公式:一套开门穴+心、心包的本经本穴、俞募穴以及八脉交会穴+收功法具体配穴:劳宫、少府、心俞、厥阴俞、公孙、内关+神门。(神门:心经穴位,为心气出入之门户,用于调理心及神志病。该患者长期失眠,身体未休息好,也就没有足够的正气抗争邪气。)4、疗后反馈:第一个疗程:失眠、烦躁、乏力,肩背疼痛得到改善,心情转好;第二个疗程:心绞痛次数下降;第三、四个疗程:心跳、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医院检查指标正常;第五个疗程:冠心病康复且没有复发。5、注意事项:急性突发病,如心
4、肌梗死,应及时就医,危险期过后再进行调理。对病情危重者,调理时手法要轻柔。提前告知患者,调理康复需要过程。6、日常养护(1)平日里切勿生气,情绪波动不能过大(2)切忌劳累,多注意休养(3)饮食忌荤腥油辣,忌烟酒;(4)建议多进行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扳指法等。特别提示:有心脏支架的患者,若恢复的比较好也可以进行调理,但仍需注意施术的手法力度。三、心病通调公式1、操作:(1)先开腹部九穴(2)、引气归元(3)、再操作上肢配穴(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配穴:厥阴俞、心俞(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7)、下肢配穴:公孙穴(8)、收功法2、操作要点:(1)、劳宫少府可同时操作点按36下,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