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诗经》二首.docx
《6.21 《诗经》二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1 《诗经》二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诗经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古诗文,增加语言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2 .掌握诵读的技巧,理解诗歌的语句和主题。3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教学重点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出诗歌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感受诗歌表现的情感。教学难点1 .体会两首诗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人情美、意境美、语言美。教学方法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诵读开路,开展活动,教师在其中推波助澜,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中,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
2、、课前准备1 .朗读诗歌,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思考课后练习。2 .查询有关诗经的知识,如作者、作品、评价性的文章。3 .查找有关表达爱情和思家之情的诗歌、故事、乐曲。二、导语设计提起古诗学习,大家都会感觉枯燥乏味,今天,老师首先请大家听一首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师生一起听歌)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但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省著名女作家琼瑶根据诗经当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来的。说起诗经,大家在初中就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回答问题: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诗经)2 .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
3、在有多少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的历史)3 .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05篇)4 .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5 .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为什么?提示:没有明确的作者,当时并没有专业作家或诗人。三、资料助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
4、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四、课文学习1 .导入静女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现在的爱情大多是通过歌唱出来的,如“爱你没商量”“死了都要爱”等等。同样是爱情,在不同的时代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也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来表达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爱情的古老诗歌,就是选自诗经的静女。2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痢踞(chichu)姝(shu)俟(Si)彤(t6
5、ng)管炜(wi)洵(xun)归(kui)黄(ti)说降(yi)娈(Iudn)3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的节奏提示:朗读的节奏为二二式,咬准字音。例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胸蹦。自牧/归黄,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4 .分组读、个人读、全班齐读。5 .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自由朗读课文,任选两个任务完成:(1)这首诗歌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分为几层?(2)从朗读中你发现这首诗歌的特点是什么?(3)读了这首诗歌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一个故事或一首歌或一幅画或一首相近的诗等等。(4)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并共同探讨。6 .检查自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
6、点(1)通假字“爱”通“菱”:隐藏“女”通“汝”:你的“见”通“现”:出现“说”通“悦”:喜爱“匪”通“非”:不是“归”通“馈”:馈赠(2)静女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歌,写的是主人公喜爱一位温柔娴静又美丽无比的女子。他早早地赶到了约会地点,却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等待中的他急得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抚弄着姑娘送给他的彤管,还有一束前草,它们在主人公的心里都格外的美丽,表现了男子热烈而纯朴的恋情。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更是一种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搔首蜘蹦”让人联想到
7、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喜爱女子的美丽。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美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远处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地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3)这首诗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人、物、情的巧妙融合,表现男子纯真、热烈的爱情。诗人通过喜爱情人的赠物之美,来喜爱情人的美丽,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赠物之上,这种写法很新颖。第二、诗歌采用重章叠唱,用带有情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4)鼓励学生讲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6.21 诗经二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