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框架和政策路径.docx
《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框架和政策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框架和政策路径.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前言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传播速度、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影响与危害,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技术变革加速演进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生活的更高诉求相互叠加,对加快应急管理技术创新,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应急管理技术体系的发展还难以满足这一现实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工具,成为各国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共同选择,应急管理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体系建设和政策布局稳步开展。应急管理的技术体系包含通用技术体系、专业技术体系两类:前者指通信、信息、
2、装备等具有一般性的底层技术体系,数字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属于一种通用的技术体系;后者指和垂直行业相结合的特殊技术类型,如矿山、电力、地质、环境、交通等专业应急管理技术领域。作为一种通用技术,数字技术主要起到底层技术基础和为专业技术领域赋能的作用。近年来,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呈现明显的新特征,主要体现在新型网络部署进程加快、计算能力持续大幅提升、智能分析水平显著跃升、技术组合协同不断强化等方面;感知、传输、计算、分析等多种技术协同配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趋于深化。当前,对于数字技术在应急管理体系中融合应用的研窕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具体数字技术的应用上,如考察大数
3、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在应急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应急资源配置效率、应急处置效果的举措等;而对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性研究还不多,相关体系性和框架性分析欠缺。为此,本文聚焦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框架性研究,结合应急管理体系的行业特点,以数字技术与应急管理的融合应用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二、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及涵义应急管理体系是由政府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构成、旨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整合网络,包括法律法规、体制机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制与规则、能力与技术、环境与文化。也可以认为,应急管理体系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组织、制度、行为、资源等相关应急要素及
4、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表述为: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由此可见,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涵盖法律、制度、技术和文化的复杂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指以提升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互联网、大数据、Al等数字技术与应急管理体系融合为主要手段,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变革和升级的过程。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转型:一是技术工具的转型,如互联网、大数据、Al等数字技术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运用及其围绕应急管理
5、推动的产业化过程;二是管理决策机制的转型,由经验型、被动型、常规化的传统决策体系向由数字技术支撑的知识型、主动型、敏捷型决策体系转变;三是制度和文化的转型,推动垂直化、行政性、中心化的应急管理制度和文化向数字技术支持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方向进行适应性调整变革,构建网络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三、应急管理体系的新特征要求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应急和突发事件受技术因素、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传导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叠加致使危害程度不断扩大;新形势对应急管理体系提出新要求,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应将推动数字化转型作为关键手段。(一)融合性和整体性整体性治理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数字技术集
6、成应用朝着网络化平台化趋势发展,有助于打通垂直部门的行政壁垒和专业壁垒,充分体现整体性治理的效能。在应急管理领域,通过共享海量信息和数据,发挥平台的数据分析优势,开展突发紧急事件的描述、记录、分析和重组,对事件进行整体性刻画,为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应急处置等一体化治理提供了可行性。以大数据技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大数据行程卡、健康码等数字技术应用,就是以整合协同通信、医疗、交通、疾控等事件过程,打破公共卫生碎片化的治理状态,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疫情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一体化治理的新模式。数字技术体系的平台属性也使数据信息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从而不断衍生出应急管理模
7、式创新,更有效打破传统的垂直体系架构,为构建融合型的应急管理一体化框架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敏捷性和高效率应急管理的时效性要求极高。过去,对风险点和风险源以人为监测为核心,以传统通信为主要信息沟通手段,准确性和实时性不够,难以做到实时反应,导致应急信息反馈时滞期长,应急效果不佳。如今,基于深度嵌入的传感设备和边缘计算能力,借助跨域直连的信息传递系统,能够有效打通风险点与横向部门、纵向层级的信息壁垒和障碍,基于数据的高效集成,提升应急责任主体的响应速度和行动速度。通过对物理系统的精准描述与虚实联动,建立数字挛生,能够在线实时对物理系统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判断,避免应急行动出现反复,使应急行动举措一
8、开始就保持在最优状态,显著提高应急反应效率。(三)安全性和韧性应急管理体系自身也可能受到不确定性冲击。应急管理体系的韧性特征主要强调应急管理体系的主动维持和提升调适能力,以有效应对外部的冲击和破坏,并在遭到破坏后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数字技术可以缩短信息传递链条并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加强边缘处理和去中心化,在保证系统整体性、可靠性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另外,通过分布式、小规模、多样化等模式创新,有助于增强应急管理体系遭受冲击后的恢复重建效率。整体来看,未来数字技术将成为支撑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手段。在应急管理体系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加强数字技术能力建设,构建数字技术支撑系统,是现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管理体系 数字化 转型 技术 框架 政策 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