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童年情景》片段演奏分析.docx
《舒曼《童年情景》片段演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曼《童年情景》片段演奏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健的片E序函淅【摘要】舒曼的童年情景是由13首短小的乐曲组成的钢琴套曲。其篇幅虽小,但其中包含了多声部,大跨度,以及音色等等难以把握的片段,要把他们演奏好并非易事。在本篇论文中将重点探讨童年情景中第一首与第八首的演奏分析,笔者将从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踏板等演奏相关方面进行剖析。【关键词】舒曼;童年情景;演奏分析一、作品背景阐述在1938年春天,身在维也纳的舒曼给自己的未婚妻克拉拉维克写信,信中提到:“你曾说我好像是你的孩子一言以蔽之,就好像我穿着儿童的外套似的,从那时起,我写了30首小东西,从中选了12首,称为童年情景mo由此,童年情景就这样诞生了。在这首作品中,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
2、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并且此套曲作为一封“情书”送给舒曼未来的妻子克拉拉。童年情景先从各个角度描写了儿童生活,有些是描写孩子的心理活动,有些是描写的情景,有些是描写神态,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儿童世界。在1839年克拉拉维尔致舒曼的心中说道:“啊!你的童年情景具有无法描述的美,难道其中说话的那位诗人真的将会是我吗,这种幸福是否会太完美?啊,每弹一次我都会获得更大的快乐。你创造的声音中有如此丰富的内涵,这些情景将你的整个内心都展现给人们工二、演奏分析(一)“异国与异国人民”这首曲目由两个小片段一共由22小节组成,作者采用多声部线条以及
3、独特的旋律来描绘了一副异国的美妙情景。第一段:1至8小节首先,1-4小节作为第一句,先看前两小节,右手绝对不能亳无思考完全按照平常的强弱规律来演奏,这条短小的旋律就像一条小狐型线,最高点是小字二组的g,因此我们应把力量重点放在g上。第二小节的附点(其实质是一个旋律变体,从过去的不同版本中有不同记谱方式,因过去的记谱容易引起更大的误解,因此采用附点节奏方式记谱),不能刻板的按照附点节拍,而应让f音自然的到e,然后通过e自然的过渡到d。虽是弱起,但触键一定要到底,用贴键方式触键,把整条手臂自然放下。接下来3-4小节,它们是对前两小节的模仿,但相比前两小节,这一小节力度上应更强一些,前两小节如若是在
4、疑问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国度,后面的模仿则加深了这个疑问。我个人认为这一句最难的部分应是左手,中声部的三连音要弹得轻巧并且清晰,低音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他们必须弹得非常清楚才能和上声部旋律呼应。接下来5-8小节作为第二句,它们是对第一小节的变化模仿。把右手的旋律拉长了,这一句应当用比前更强的力量来弹奏,自己可以先把上声部哼唱一下,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及其力度变化,5-7小节的力度保持多一些,后两小节作减弱处理。同样,左手部分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之间g作为保持音,干万不能忽视,建议进行左手单手练习。第二段:9至22小节9-12小节作为第一句,首先我要强调的还是低音线条,在这一句中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分
5、析可以发现这句低音包含了如上一段旋律中的附点节奏(即节奏旋律变体),它是弹奏方式一定要如上面旋律一样弹奏,这些低音音符要弹得像说话,在这里它们才是最重要的。其中11-22小节,谱面上标记了渐慢,要注意这个渐慢只是稍许的渐慢。到了下一句13-14小节,也标记了渐慢记号,只是有一点逐渐放慢,延长也要避免夸张。根据克拉拉的描述:“在这两个小节中,那个像一个双眼迷蒙的旅行者在试探的摸索着前行的过渡句”,所以一定是自然的进入下一段的开头。在这首曲子的弹奏过程中,虽然只有简短的22小节,但是它教会了我三个演奏的重要原则:最大限度的严谨细致,音乐中有一些没有也无法在谱面上表示出来的东西,必须仔细分析判断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年情景 舒曼 童年 情景 片段 演奏 分析
